[实用新型]一种窑炉内运输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22466.2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5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泉州顺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12 | 分类号: | F27D3/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窑炉内 运输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窑炉内运输车装置。
背景技术
炉窑生产线一般包括轨道、隧道窑炉、活动配设于轨道上的运输车装置、以及工作时叠置于运输车装置上的若干胚体架,现有的运输车装置一般包括运输车、铺设于运输车顶面由第一耐火砖组成的第一耐火层、铺设于第一耐火层顶面由第二耐火砖组成的第二耐火层、以及位于第二耐火层上方通过支脚支撑在第一耐火层或运输车上的支架,第一耐火层起到保护运输车和支撑支架的作用,而第二耐火层起到隔热耐火的作用,我们知道耐火砖的密度越大则吸收的热量越多,也就是能耗越大,现有的第一耐火砖的密度设置为3g/cm3左右,而第二耐火砖设置为1g/cm3~1.2g/cm3,由于第一、第二耐火砖的比热容和密度相对较大,在烧制过程中耐火砖会消耗大量的能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的窑炉内运输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窑炉内运输车装置,包括运输车和设置于运输车上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顶面铺设有由耐火砖组成的第一耐火层,所述第一耐火层顶面铺设有由陶瓷纤维组成的第二耐火层。
进一步的,所述耐火砖的的密度为1g/cm3~1.2g/cm3。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纤维的密度为0.1g/cm3~0.15g/cm3。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通过支脚支撑在所述第一耐火层顶面。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通过支脚支撑在所述运输车顶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陶瓷纤维具有重量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导热率低、比热小及耐机械震动等优点,将其铺设在第一耐火层顶面形成第二耐火层,可很好的起到隔热耐火的作用,而第一耐火层采用密度为1g/cm3~1.2g/cm3的耐火砖,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大大降低其质量和能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车装置具有质量轻、能耗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一种窑炉内运输车装置,包括运输车2和设置于运输车2上的支架5,运输车2活动配设于窑炉生产线的轨道1上,运输车2顶面铺设有由耐火砖组成的第一耐火层3,第一耐火层3顶面铺设有由陶瓷纤维组成的第二耐火层4,耐火砖的的密度为1g/cm3,陶瓷纤维的密度为0.1g/cm3。
支架5通过支脚支撑在第一耐火层3顶面,在实际应用中,也可通过支脚支撑在运输车2顶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泉州顺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泉州顺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24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冶炼炉加料口焦渣去除装置
- 下一篇:双溶沟液面增压搅拌三体合金熔炼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