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钢塑油管在审
申请号: | 201020622717.7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1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民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F16L15/00;E2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8000 吉林省松原***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油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输送管道和油井采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田、采油井、定向井、注水井的注采管柱,以及化工、输送水线等领域的钢塑油管,属于国际专利分类F16L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不少油田已经进入开采的中后期,变为含水量高的采油井,丛井式和定向井大量应用。而沿用了几十年的现用油管为钢制油管,抽油杆为钢制抽油杆,油杆与油管得接触面积大,管、杆同一材料摩擦係数大。且钢制油管内壁易腐蚀、结蜡、结垢,用于含水量高的采油井、定向井和偏磨井中,油管抽油杆得损伤大,油管、油杆使用寿命短,增加了修井作业次数。修井作业周期短,浪费了钢材。为改善上述情况,现有使用了油管内壁加防腐内衬管的方式。但是,却缩小了现用油管的内孔直径,液流量受到影响,使井下抽油泵及井下作业工具受限制,给生产带来了不便,浪费了钢材和资金,增加了石油的开采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质量轻、内孔大,采用抗偏磨、防腐蚀、防结蜡、不结垢用钢制外管,与改性材料塑制内管复合制成的新型钢塑油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钢塑油管,由钢制外管和改性塑料制内衬管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其中间管壁较簿,两端的螺纹部外壁加厚;钢管的内壁嵌有塑料改性材料的内管,内管的两端部分呈凸出结构。
所述的塑制内管两端呈现的凸出端部结构,是在钢管两端的螺纹前斜面处设有凸出的梯形槽。
所述的嵌入于外部钢管内壁的塑料改性材料内管,可以取出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钢塑油管,其钢管中间管壁簿、两端螺纹部外壁加厚的结构,减轻了钢管的重量。该新型钢塑油管与现用同等规格的油管相比,技术指标相同,单位重量却可减少五分之一,内孔直径增大8mm,与现用不加内管的油管内径相同,而且比现用同规格油管每吨多20延长米。该油管可广泛应用于油田含水量高、腐蚀严重、结蜡、结垢的采油井、注水井和定向井的斜段部位的注采管柱,以及油气集输化工等管道。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钢塑油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制外管(即钢管),2、塑制内管(内管),3、钢制外管加厚部位,4、内管凸出端部结构(即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新型钢塑油管,由钢制外管1和PE、PP、PC及添加剂等的改性塑制内衬管——塑制内管2构成,内管2可以取出更换。钢管1的中间管壁较簿,两端螺纹部处的外壁加厚;钢管1内壁嵌有塑制内管2,内管2两端部分呈凸出结构,该凸出结构是在钢管两端的螺纹前斜面处设有凸出的梯形槽4。制作时,制备钢制外管螺纹及螺纹斜面上的梯形槽4;制备PE、PP、PC及添加剂等改性材料内管2,内管2的外径大于钢管1的内径,有实量过盈量;用塑料管材缩径嵌入装置将内管2嵌入到钢管1内;将嵌入内管2的钢管1进行高温定型;加热内管2的端部,用注射法注塑成型端部结构的梯形槽4。
PE、PP、PC及添加剂等改性材料内管具有抗偏磨、防腐蚀、防结蜡、不结垢的性能,该内管内壁光滑具有韧性,降低了抽油杆的磨损。端部结构的梯形槽使外管与内管结合紧密不易脱落剥离,并防止气体、液体流入到钢管内壁与内管外壁之间,减少了钢管内壁的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民,未经张志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27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