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量放大阀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2835.8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6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驶;郑华利;徐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江州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张智平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放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流量放大阀,特别是一种用在工程机械上的流量放大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程机械如装载机上使用的流量放大阀,有使用不合流型的流量放大阀,也有合流型的流量放大阀。两者安装尺寸不相同,放大阀阀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阀体,而两者最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原有阀结构的缺陷导致装载机在直线行驶时出现的跑偏现象。因为原有结构的流量放大阀在装载机在直线行驶时,左、右转向口的压力油都要通过梭阀反馈到分流阀芯弹簧腔安全阀的前端,梭阀的密封是靠二个转向口的压力差推动钢球密封,由于结构的局限性使得密封的效果不理想。这样容易造成传递到分流阀芯弹簧腔的压力与原有转向口的压力有失真,最终影响到分流量的大小及转向稳定性。采用梭阀结构的流量放大阀当工程机械如装载机在直线行走时,梭阀中的钢球是处于浮动状态,所以左、右转向油缸的油液是互通的,若前轮某一轮胎碰到障碍物时,就会造成直行跑偏。原有流量放大阀转向系统的压力及左、右转向口的压力都是同一个安全阀起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解决装载机直线行驶的跑偏的流量放大阀,该流量放大阀具有使用更安全、使用寿命更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流量放大阀,包括阀体,在阀体内开设有左先导油道、左回油道、左转向油道、左转向进油道、中位回油道、进油道、泵来油进油道、右转向进油道、右转向油道、右回油道、右先导油道和合流油道,所述右转向进油道、左转向油道和进油道三者相互连通,在阀体内设有相互平行的放大阀芯和分流阀芯,所述的放大阀芯和分流阀芯位于中位回油道之间,在阀体的两端固连有左端盖和右端盖,所述的放大阀芯两端分别穿设在左端盖和右端盖中,在左端盖和右端盖内还设有弹簧一和弹簧二,所述的弹簧一的一端作用在左端盖上,另一端通过弹簧座作用在放大阀芯上,所述的弹簧二的一端作用在右端盖上,另一端通过弹簧座作用在放大阀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中放大阀芯的轴孔开设有至少十一条纵向油道,在分流阀芯的轴孔开设有至少五条纵向油道,所述的放大阀芯上还具有左空腔和右空腔,在放大阀芯上开设有若干个与左空腔相连通的进油孔一和若干个与右空腔相连通的进油孔二,所述的分流阀芯内还具有弹簧腔和进油通道,在分流阀芯上开设有与该弹簧腔相连通的进油孔三,开设有与进油通道相连通的进油孔四,在弹簧腔内设有弹簧三,在弹簧腔外还设有安全阀。
本流量放大阀是用在工程机械如装载机上的,是用来控制装载机直行和左右转向的。装载机在直线行驶时,相当于转向系统处于不工作状态,即两头左端盖或右端盖无先导阀来油时,放大阀芯在左端盖和右端盖中弹簧的作用下处于中间位置,此时,放大阀芯上的纵向油道未与泵来油进油道和进油道相对应,放大阀芯就把泵来油进油道与进油道封住,同时,放大阀芯上的纵向油道未与左转向油道和右转向油道相对应,也把左转向油道和右转向油道各自封住。泵来油进油道中的压力油进入分流阀芯的进油孔四到达分流阀芯右端部,推动分流阀芯克服左端弹簧力向左移动,把合流油道与中位回油道接通,转向泵的油从泵来油进油道经过合流油道与中位回油道回到油箱中去。此时,放大阀芯处于中间位置,左转向油道和右转向油道各自放大阀芯被封住,有很好的密封效果,所以装载机直线行驶的性能比较好,当某一转向口压力升高,超过转向口过载阀设定的压力值时,转向口过载阀打开回油,保护了转向系统。
当转向系统工作时,若先导阀来油从右端盖进入时,先导油从右端盖到达右先导油道,再经过阀体中的通道到左端盖,在先导油压差的作用下把放大阀芯推向左侧。转向泵的油经过泵来油进油道、进油道到达左转向进油道和右转向进油道,左转向进油道与左转向油道被放大阀芯封死,左转向油道通过放大阀芯中的空腔及进油孔一与左回油道接通回油;右转向进油道通过放大阀芯中的空腔及进油孔二与右转向油道接通,这样流量放大阀在右转向油道进油、左转向油道回油情况下,推动转向油缸实现转向动作。这时右转向油道中的油通过右转向进油道、左转向进油道及分流阀芯左端的进油孔三到达分流阀芯左端的弹簧腔,而泵来油进油道中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江州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台州江州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28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