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管道降温循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3291.7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9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成;蔡敏杰;宋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恒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02 | 分类号: | B01J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4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管道 降温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管道装置,尤其是一种真空管道降温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化工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该行业中任何一环节的改进或创新都将增加其竞争力,而现有化工行业中很多工艺涉及到抽真空过程。
抽真空通常通过抽真空装置结合真空管道实现,而在抽真空过程中,真空管道内的温度对抽真空的效率有较大的影响。经研究分析,上述现象是气体在真空管道内的热胀冷缩导致的,当真空管道内温度较高时,气体膨胀,单位时间内抽出的气体质量便会减少,由此降低了抽真空的效率。如在化工生产中,反应釜反应过程中需要进行抽真空,由于反应釜内抽出的气体温度较高,进一步降低了抽真空的效率,从而使得反应釜内真空度较差,大大增加了产品的反应时间,质量也会因脱水不干净而受到影响,如此,必将影响企业的人工成本和产品质量,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另一方面,抽真空效率低必要引起能耗的增加,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抽真空装置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可提高抽真空效率的真空管道降温循环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真空管道降温循环装置,它主要包括真空管道,所述真空管道外设有循环水夹套,循环水夹套上分别设有循环水进口和出口,在循环水进口和出口上分别设有进水阀和出水阀。
作为优选,所述真空管道一端连接反应釜,另一端连接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真空管道降温循环装置,由于在真空管道外设置了降温装置,从而可有效降低真空管道内的温度,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使管道内气体冷缩,从而增加单位时间内气体的抽出质量,由此可提高抽真空的效率。另外,采用循环水夹套的方案,使冷却水充分地与真空管道接触,可有效降低了真空管道内的气体温度,实用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真空管道1、循环水夹套2、出水阀3、进水阀4、反应釜5、冷凝器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真空管道降温循环装置,它主要包括真空管道1,所述真空管道1外设有循环水夹套2,循环水夹套2上分别设有循环水进口和出口,在循环水进口和出口上分别设有进水阀4和出水阀3。通过降低真空管道1温度,使气体体积冷缩减小,从而增加单位时间内气体的抽出质量,由此可提高抽真空的效率,同时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进水阀4和出水阀3控制冷却水的流量大小,使效果达到最佳。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真空管道降温循环装置,用于化工行业中反应釜5的抽真空,所述真空管道1一端连接反应釜5,另一端连接冷凝器6,其他同实施例1。
现有技术中,反应釜5反应过程中普通存在真空度差的问题,原因是由于反应釜5内抽出的气体温度较高,气体膨胀,降低了抽真空的效率,从而使得反应釜5内真空度较差,不能有效地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影响产品质量,同时引起了能耗的增加。而采用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包含降温功能的真空管道1结构,由于抽真空效率更高,可确保反应釜5内的真空度,从而缩短了反应时间,使脱水更充分,从而有效地满足生产工艺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反应釜在负压操作时真空管道的温度,从而提高了反应釜真空度和产品的质量,缩短了产品的必要劳动时间,为企业节省了成本,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产品的质量。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所型的保护范围,根据上述技术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常规知识作些改动,如不采用循环水冷却,而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的冷却方式(如酒精冷却)等,而无论采用何种方案,只要在真空管道1外设置降温装置,利用使气体体积冷缩减小原理,达到提高抽真空效率的目的,应当都落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恒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恒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32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轴中心定位式煤气发生炉炉底总成
- 下一篇:单张纸印刷机的连续收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