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罩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3433.X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6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树芳 |
主分类号: | F21V3/02 | 分类号: | F21V3/02;F21V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王晔;穆文通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罩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的灯罩,尤其涉及一种可叠合缩小体积的灯罩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灯罩,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第I263009号的「多功能灯具」发明专利的附图中图1所示,是在灯座上固设有支架,再在支架的周围环绕设有可透光的构造,当使用时以可透光的构造让光线朝外透出。
前述现有的灯罩虽可达到遮蔽以及透光的光效,但由于灯罩本身为固定不可改变的形状,因此在运送上或者存放时都具有占空间的问题,不便于运输以及收纳。
实用新型内容
由于现有的灯罩为骨架固定的设计,因此不便于运送且存放时较占空间,为此,本实用新型主要以可挠且可拆卸的支撑板作为支撑,让灯罩在支撑板拆离后可叠合以缩小体积,方便运送或存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罩构造,包括:
一灯罩本体,设有一圆形的底环,在所述底环的中间设有一灯座套环,在所述灯座套环与所述底环连接多个支杆,在所述底环中间的上方设有一圆形的顶环,为内径介于所述底环与灯座套环的内径之间的环体,并且位置高于所述灯座套环,在所述顶环与所述底环之间以环绕的形态结合一外罩,为可透光的布片,并且在顶、底缘各形成一上滚边与一下滚边,以上、下滚边各由外朝内绕过顶、底环的顶、底缘而包覆黏合于所述顶环以及所述底环;以及
一个以上的支撑板,分别为可透光且左、右两侧对称朝内折弯的扇形板体,各支撑板设在所述外罩的内侧,并且在顶缘以及底缘分别形成一上卡合缘以及一下卡合缘,以各上卡合缘卡合在所述顶环与所述外罩接邻上滚边处之间的部分,又以各下卡合缘卡合于所述底环与所述外罩接邻下滚边处之间的部分,将所述外罩与所述顶环撑起定位。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设有四个所述的支杆,四个支杆以环绕且等间隔的形态连接在所述灯座套环与所述底环之间,在所述支撑板的底缘中间凹设一凹口,以所述凹口套合于其中一支杆的外端部。
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外罩的外侧以环绕且等间隔的形态设有多个导正用布条,多个导正用布条为可透光的长条形布片,各导正用布条分别以顶部以及底部包覆黏合于所述上滚边与所述下滚边内、外相对的位置。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设有两个所述的支撑板,两支撑板分别设在所述外罩两半边其中各半边的内侧,并且两支撑板以侧缘对接成为环绕的形态。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是以灯座套环套设固定于灯具的灯座,以可透光的支撑板以及外罩让光线朝外透出。当本实用新型收纳或者运送时,是将支撑板由灯罩本体拆卸分离,此时顶环与外罩由于未受支撑板的支撑,因此让顶环可叠合于支杆上,使灯罩本体成为扁平不占空间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支撑板为折弯的扇形板体,因此具有较强的纵向支撑力,能够在展开外罩的同时顶撑顶环的位置,让灯罩本体成为固定的罩体形态,当支撑板由灯罩本体拆卸后,又可展开并让灯罩本体成为扁平的状态以节省空间,因此能够方便使用者收纳或者运送,具有节省仓储成本或者运送成本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仰视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拆卸支撑板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安装支撑板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安装支撑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罩构造,请参看图1至图3的优选实施例,包括:
一灯罩本体10,设有一底环11,为平放设置的圆形环体,在底环11中间的较高处设有一灯座套环12,同样为平放设置的圆形环体,在灯座套环12与底环11之间以环绕且等间隔的形态连接四个支杆13,四个支杆13各为直杆体,并且分别以内、外两端结合于灯座套环12与底环11,在底环11中间的上方以同心的形态设有一顶环14,为平放设置的圆形环体,并且内径介于底环11与灯座套环12的内径之间,顶环14的位置高于灯座套环12;
在顶环14与底环11之间以环绕的形态结合一外罩15,为可透光且具有张力的布片,在外罩15的顶缘以及底缘分别形成一上滚边151与一下滚边152,以上滚边151由外朝内绕过顶环14的顶缘而包覆黏合于顶环14固定,又以下滚边152由外朝内绕过底环11的底缘而包覆黏合于底环11固定,在外罩15的外侧以环绕且等间隔的形态设有多个导正用布条16,多个导正用布条16为可透光的长条形布片,各导正用布条16分别以顶部以及底部包覆黏合于上滚边151与下滚边152内、外相对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树芳,未经李树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34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即热式太阳能热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护渣一维传热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