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线杆坑钻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24189.9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6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盛广新;惠学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00 | 分类号: | E21B3/00;E21B3/02;E21B15/00;E21B11/00;E02F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线杆 坑钻掘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掘机,特别是一种电线杆坑钻掘机。
背景技术
多年来供电企业及电信、广电等部门在工程施工中水泥电杆栽设时, 都是由人工挖电线杆坑。人工开挖电线杆坑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尤其是集镇和城区的混凝土地面更为困难,并且参与人员众多、施工时间长,消耗人员体力巨大,对周边地表环境破坏较大,严重干扰附近群众的生产生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动力匹配多样化,同时便于拆装运输的电线杆坑钻掘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线杆坑钻掘机,其特点是:设有三角支架,三角支架顶端设有上固定板,三角支架中部设有下固定板,三角支架的三根支杆底端分别设有地脚,,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中部分别设有通孔,通孔中装有螺旋杆,螺旋杆底部连接有钻掘器,在下固定板上设有螺旋杆的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钻掘器包括刀头板,刀头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刀槽,刀槽顺时针一侧的槽边上设有钻掘刀,刀头板上表面设有刀槽盖板,刀槽盖板与钻掘刀安装一侧的槽边铰接。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减速机和电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三角支架的三根支杆为伸缩支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三角支架的顶端和中部分别设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中部的通孔内装有螺旋杆,螺旋杆底部连接有钻掘器,在下固定板上设有螺旋杆的驱动机构。其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便于拆装、运输,同时动力匹配多样化,对施工环境适应性强,对地表环境破坏较小,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线杆坑钻掘机,设有三角支架2,三角支架2顶端设有上固定板1,三角支架2中部设有下固定板10,三角支架2的三根支杆底端分别设有地脚11,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10中部分别设有通孔,通孔中装有螺旋杆5,螺旋杆5底部连接有钻掘器,在下固定板10上设有螺旋杆5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减速机3和电机4。三角支架2的三根支杆可以是伸缩支杆。
所述的钻掘器包括刀头板8,刀头板8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刀槽6,刀槽6顺时针一侧的槽边上设有钻掘刀7,刀头板8上表面设有刀槽盖板9,刀槽盖板9与钻掘刀7安装一侧的槽边铰接。刀头板8上设有3个刀槽6,刀槽6上对应设有3个钻掘刀7,钻掘刀7与刀头板8成25°角。
实施时,先选好需要钻杆坑的位置,将三角支架2定位好,固定好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10,使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10上的螺旋杆5对准杆坑中心。这时就可以启动电机4,减速机3调整好速度带动螺旋杆5顺时针旋转,螺旋杆5带动钻掘器向下进刀掘土,顺时针旋转时刀头板8上刀槽6的盖板9就会打开,这时钻掘刀7挖土,土就会顺着刀槽6跑到刀头板8上。每挖掘30-40公分深度时,使电机4倒转,这时螺旋杆5就会带动钻掘器逆时针旋转,这时刀头板8上刀槽6的盖板9就会将刀槽6盖上,使刀头板8上的土不会落入电线杆洞中,这样土就会被带出电线杆洞。清理刀头板8上的土后,再重复进行上述动作,直到达到需要的洞深即可。
本实用新型可在小空间内施展组装,并且整机重量不超过100千克,运输、安装方便。动力可匹配1.5千瓦单相电机4,野外施工可用4千瓦汽油发电机4,在缺少机械动力时可通过手动操作装置采用人力。减速机3可用SWL系列蜗轮丝杠升降机1型,丝杠同时作旋转运动和轴向移动,丝杠长度为3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41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