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发火拔罐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4391.1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9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国元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010051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海***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火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发火拔罐治疗仪。
背景技术
拔罐治疗法是中医重要的治疗方法,也是民间使用最广的治病方法。目前,普遍使用的拔罐有传统的火拔罐和近年开发出的气拔罐。传统的火拔罐是用酒精等在罐内燃火,然后依靠罐内外的压力差使罐体吸附在治疗部位,这种方式中罐、火、燃烧物(酒精)三者分离,其操作过程中需要很高的技巧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气拔罐是采用专用的工具将罐体内的部分空气抽出,以形成负压,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但这种方式中,无法对患部进行加热以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罐、火、燃烧物为一体,能准确控制罐体内压力的自发火拔罐治疗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自发火拔罐治疗仪,由罐体和固定在罐体上方与罐体相适配的壳体组成,其中,
在所述罐体顶壁气密封的穿设有燃气进气嘴和设在燃气进气嘴一侧的高压电子点火针,所述点火针的端部与燃气进气嘴的出气口相对应;
在所述的壳体内设有自发火装置,所述的自发火装置由燃气贮藏罐,燃气输出管道、燃气输出控制装置和电子点火装置组成;其中,燃气输出管道的一端与燃气贮藏罐的气体输出口相连接,另一端与罐体顶部的进气嘴相连接;所述的燃气输出控制装置串联在燃气输出管道上,所述的高压电子点火针通过导线与电子点火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壳体内设有电子计时装置和蜂鸣器。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壳体内还设有电子压力表,所述的电子压力表的显示部分位于壳体上表面,所述电子压力表的传感器设在罐体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罐体顶壁气密封的穿设有至少一个减压阀。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环形限位挡环,设置在罐体内壁中部;一弹性防火钢网,所述的防火钢网直径与环形限位挡环处的罐体内壁直径相当,所述的防火钢网通过所述的限位挡环可拆卸的设置在罐体内;在所述的防火钢网中部外侧设有圆形防火金属板,所述的金属板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一单向阀,设在所述的罐体侧壁上。
采用了上述结构,实现了罐、火、燃烧物的一体化,利用测压、减压功能调整罐内压力,达到最佳的控制治疗效果;电子计时、报时功能更准确地控制治疗时间,而且具有治疗效果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所示弹性防火钢网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发火拔罐治疗仪,由罐体1和固定在罐体上方与罐体相适配的壳体2组成,罐体可以采用玻璃或钢化玻璃制成,壳体2可以采用塑料、PVC等材料制成。其中,在所述罐体顶壁气密封的穿设有至少一个减压阀3,用于对罐体内的压力进行调整;在罐体顶壁中部穿设有燃气进气嘴4和设在燃气进气嘴一侧的高压电子点火针5,所述点火针5的端部与燃气进气嘴的出气口相对应;
在所述的壳体内设有自发火装置,由燃气贮藏罐(图中未示出),燃气输出管道、燃气输出控制装置7和电子点火装置8组成;其中,燃气输出管道的一端与燃气贮藏罐的气体输出口相连接,另一端与罐体顶部的进气嘴相连接;所述的燃气输出控制装置串联在燃气输出管道上。所述的高压电子点火针通过导线与电子点火装置电连接。其中,上述的自发火装置的各配件可采用或模仿现有的燃气打火机的配件,例如,上述的燃气贮藏罐可采用塑料或金属制成;所述的电子点火装置8可采用现有的一次性打火机中的电子打火器;而燃气输出控制装置则可采用现有一次性打火机中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在所述的壳体内设有电子计时装置和蜂鸣器,这样可以准确控制治疗时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在所述的壳体内还设有电子压力表,所述的电子压力表的显示部分位于壳体上表面,所述电子压力表的传感器设在罐体内。这样可以准确控制罐体内的压力,配合减压阀可以准确调整罐体内的压力,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国元,未经徐国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43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