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视角可控的液晶显示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5481.2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3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强;孙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33;G02F1/13363;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赵凤英 |
地址: | 30040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角 可控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视角可控的液晶显示模式,具体为一种视角可控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器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液晶显示器的视角控制问题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例如一些便携式显示设备,手机、笔记本电脑、ATM机等,他们需要经常在公共场所中使用,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及重要信息,就需要窄视角的显示特性。目前,通过外贴膜技术实现窄视角已经商品化,但是,这种显示器只具有窄视角特性,不能实现宽视角显示,需要显示共享信息时就会产生麻烦。对于液晶显示器,最好是本身就具有宽视角和窄视角两种状态间的转换能力,当使用者想要共享信息时,宽视角模式(WVA)打开,当使用者想要保护显示信息时,窄视角模式(NVA)打开。基于这个原因,人们提出一些视角可控的显示方式,有人提出用多液晶层来实现视角可控,一层实现灰阶控制,另一层实现视角控制;也有人提出双背光系统的方法,宽视角显示使用普通背光系统,窄视角显示使用平行背光系统。然而,这些方法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视角可控液晶显示器的工艺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加偏置电压来控制液晶显示器视角的显示模式。通过使用新设计的三层电极结构,上层面电极为零电势,在下基板处采用共面电场驱动液晶倒向不同的方向,因为暗态时,上下基板上电势均为零,液晶层中的液晶无倒下,所以为无漏光的暗态,从而获得宽视角特性;对上基板上的公共面电极加加偏置电压来控制暗态条状像素电极边缘处液晶分子的倾斜,偏置电压的大小使暗态有不同程度的漏光,从而达到降低对比度,控制视角的目的。该技术方案可控性强、简单易实现,并且此液晶显示器在宽视角模式和窄视角模式下都具有快速响应和高透过率的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视角可控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为该液晶显示器包括:两个偏光片(分为起偏器和检偏器)、两个等厚度负C膜、液晶盒;其位置关系依次为:起偏器、第一负C膜、液晶盒、第二负C膜和检偏器,光线依次通过起偏器、第一负C膜、液晶盒、第二负C膜和检偏器。
所述的液晶盒是垂面排列模式的液晶盒,包括:玻璃基板、氧化铟锡(ITO)公共面电极、绝缘层、条状ITO像素电极、上下取向层、液晶材料、上层ITO面电极、球形树脂粉和边框胶;自下而上其位置依次关系为:下玻璃基板,ITO公共面电极、绝缘层、条状ITO像素电极、下取向层、液晶材料和球形树脂粉间隔物、上取向层、上层ITO面电极、上玻璃基板。上下玻璃基板用封边框胶贴合。
所述的液晶盒中上玻璃基板内表面上的上层ITO面电极和下玻璃基板内表面上的ITO公共面电极形状都为面状电极,条状ITO像素电极为:电极宽度W=1~6μm,电极间距G=1~20μm。
所述的绝缘层为0.1~1μm厚的二氧化硅绝缘层;
所述的条状ITO像素电极在绝缘层上分布为之字状(zigzag)。相邻的条状ITO像素电极加电势相反的电压。
所述的液晶层的厚度d=3~10μm。
所述的液晶材料(Merck公司生产的MLC-2043)参数:ε//=18,ε⊥=4,no=1.6794,ne=1.4794,K11=10.87pN,K22=9.5pN,K33=15.37pN,γ1=0.1Pa·s。也可使用其他正性液晶材料。
所述的液晶盒边界强锚定,上下两玻璃基板处液晶的预倾角度和方位角度都为90°和0°。
所述的两个等厚度负C膜,厚度都为32.5μm,折射率参数为:ne=1.483,no=1.493,
所述的两个偏光片都采用理想偏光片。
所述的两玻璃基板依靠封边框胶粘结在一起,在液晶盒内放置与所需液晶层厚度匹配的球形树脂粉来控制液晶层的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54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在指针上设有电子器件的新型钟表
- 下一篇: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