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纳米铝膜的洗脱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6007.1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6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董前年;张彩云;方前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前年 |
主分类号: | B22F9/02 | 分类号: | B22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洗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铝膜的洗脱装置。
背景技术
纳米片状铝粉是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优良金属颜料,比起传统铝粉,纳米片状铝粉具有更大的径厚比、厚度薄、质量小,几乎所有的纳米片状铝粉都能水平分布于涂料中,而且在涂料中分布均匀,悬浮性好,不会发生沉聚现象。正是由于纳米片状铝粉具有一般金属颜料所没有的这些优良特性,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生产纳米片状铝粉的浆料及制备方法也理所当然成为业内热门的研究方向。
目前研究的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纳米铝浆料,是首先在PET薄膜上沉积纳米铝膜,然后利用溶剂将铝膜洗脱下来,再用于配制纳米铝浆料。在这过程中,将纳米铝膜从PET薄膜上充分剥离便成为制备成功以及提高产率的关键因素。但是目前没有合适的装置设备用于将纳米铝膜的剥离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剥离效率高的纳米铝膜的洗脱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纳米铝膜的洗脱装置,设置于薄膜放卷轴和薄膜收卷机之间,所述洗脱装置包括铝膜洗脱槽和薄膜清洗槽,其中铝膜洗脱槽承接于薄膜放卷轴;
所述铝膜洗脱槽包括洗脱槽本体,所述本体上首末两端设有薄膜过辊,其中本体上末端薄膜过辊的外侧设有刀口向上的刮刀;本体内首末两端设有数对与薄膜过辊水平的滚轴;
薄膜清洗槽包括清洗槽本体,所述本体上首末两端也设有薄膜过辊,其中本体上末端薄膜过辊的外侧也设有刮刀,所述刮刀的两侧刀口相对设置;本体内首末两端也设有数对与薄膜过辊水平的滚轴。
所述铝膜洗脱槽本体内位于末端的滚轴,相对于末端薄膜过辊和刮刀位置朝外。
所述薄膜清洗槽本体内位于末端的滚轴,相对于末端薄膜过辊和刮刀位置朝外。
所述铝膜洗脱槽本体内的数对滚轴在本体内沿垂直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薄膜清洗槽本体内的数对滚轴在本体内沿垂直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铝膜洗脱槽本体内的滚轴为4~6对。
所述薄膜清洗槽本体内的滚轴为4~6对。
所述薄膜清洗槽上设置的刮刀为刀体中间设有薄膜通道而两侧为相对刀口的一体式刮刀。
所述薄膜清洗槽上设置的刮刀为两个独立式刮刀,靠近末端薄膜过辊的刮刀刀口向下,而远离末端薄膜过辊的刮刀刀口向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纳米铝浆料过程中,适用本实用新型对沉积在PET薄膜上的纳米铝膜进行洗脱,使得纳米铝膜与PET薄膜的剥离可以通过机械装置实现,不但提高了剥离的效率,同时也不会对PET薄膜造成破坏,使用本实用新型即可实现对PET薄膜的重复多次利用,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适于广泛推广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一;
图5为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二。
图中:1为薄膜放卷轴;2为薄膜收卷机;3为铝膜洗脱槽;4为薄膜清洗槽;5为铝膜洗脱槽本体;6为铝膜洗脱槽的薄膜过辊;7为铝膜洗脱槽的刮刀;8为铝膜洗脱槽的滚轴;9为薄膜清洗槽本体;10为薄膜清洗槽的薄膜过辊;11为薄膜清洗槽的刮刀;12为薄膜清洗槽的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纳米铝膜的洗脱装置,如图1所示,设置于薄膜放卷轴1和薄膜收卷机2之间,洗脱装置包括铝膜洗脱槽3和薄膜清洗槽4,其中铝膜洗脱槽3承接于薄膜放卷轴1之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铝膜洗脱槽3包括洗脱槽本体5,本体5上首末两端设有薄膜过辊6,其中本体5上末端薄膜过辊6的外侧设有刀口向上的刮刀7,如图3所示。本体5内首末两端设有数对与薄膜过辊6水平的滚轴8,其中位于末端的滚轴8设置在相对于末端薄膜过辊6和刮刀7向外的位置。数对滚轴8在本体5内沿垂直方向依次设置,为确保与本体5内溶剂的作用时间足够,一般将滚轴8的数量设置为4~6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前年,未经董前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60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尖安装结构
- 下一篇:热电半导体空调座椅模组及座椅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