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滑动气管导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6242.9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2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运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运福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气管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防滑动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气管导管在使用时,在胶带固定后由于口腔水蒸汽或口腔分泌物使胶带粘性下降而常常出现滑动。结果可能使气管导管插入过深,从而影响患者有效通气导致患者缺氧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或者气管导管滑出气道,患者完全不能进行通气,很快就会导致患者缺氧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在需要俯卧位头部悬空的手术中,气管导管滑出的机会大大增加,特别是使用硅胶气管导管(如带钢丝的加强型气管导管,由于导管表面光滑,和胶带粘贴不够牢固)更易滑出,而对正在手术中患者,再次插管不易实施,改变为仰卧位再行插管:耗费时间更易致患者缺氧,增加患者切口污染机会,影响手术医生操作等。对于正在出血或颈椎还未固定的患者在翻动体位时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号“200420012893.3”公开了 一种气管导管固定器,申请日为2004年12月24日,授权公告日为2006年2月15日,其在U 形固定体内一侧有固定气管导管的凹槽,导管固定螺栓在U形固定体另一侧通过螺纹配合,固定顶板在U形固定体内滑动配合,导管固定螺栓顶在固定顶板上,在U形固定体两边设有头带固定耳,在一个固定耳上设有牙垫和吸痰管出孔。再如中国专利号“200720109533.9”公开了一种专用于手术过程中的气管导管固定装置以及与其配合使用的气管导管固定牙垫,其申请日为2007年5月17日,授权公告日为2008年5月7日,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板、将安装板固定的绑带,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可滑动的导管固定机构;所述气管导管固定牙垫包括气管导管固定孔、与之并排设置的排痰导管固定孔、定位边,所述定位边与所述气管导管固定装置上的牙垫定位槽相配合。
但上述专利技术仍存在如下不足:1、固定装置都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2、操作费时,使用不便。3、没有从气管导管本身结构进行改变。4、增加了废弃物,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气管导管使用过程中出现导管滑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滑动气管导管,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气管导管的最基本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以避免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害,也不会给操作者带来不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滑动气管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上的刻度标记处设置有防滑圈。
所述防滑圈的厚度为1-—2mm。
所述防滑圈设置在导管本体的门齿固定处口腔内1cm刻度到口腔外每1cm---2cm刻度标记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在导管本体上的刻度标记处设置有防滑圈,在不改变气管导管的最基本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以避免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害,也不会给操作者带来不便。
二、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即使有患者的口腔水蒸气或分泌物破坏了胶带的粘性,由于在导管本体上的刻度标记处设置有防滑圈,尤其是防滑圈的厚度采用1-—2mm,使得气管导管不能滑动。
三、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尤其是将防滑圈设置在导管本体的门齿固定处口腔内1cm刻度到口腔外每1cm—2cm刻度标记处,在使用时,固定后不会受口腔水蒸汽或口腔分泌物使胶带粘性下降的影响,不会使气管导管插入过深,能够使影响患者有效通气;气管导管也不会滑出气道,使患者不会出现缺氧的状况,提高了安全性。
四、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在需要俯卧位头部悬空的手术中,减小了气管导管滑出的机会,特别适用于使用硅胶气管导管(如加强型气管导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导管本体,2、防滑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滑动气管导管,包括导管本体1,所述导管本体1上的刻度标记处设置有防滑圈2。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为,防滑圈2的厚度为1-—2mm。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二为,将防滑圈2设置在导管本体1的门齿固定处口腔内1cm刻度到口腔外每1cm—2cm刻度标记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气管导管插管确定深度后,再在导管本体1上的刻度标记处设置防滑圈2,再与牙垫固定一起,然后固定在病人的皮肤上。这样即使有患者的口腔水蒸气或分泌物破坏了胶带的粘性,由于防滑圈2的内径比刻度处的内径小,使得气管导管不能滑动。
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各种型号的气管导管,并且不需要对现有气管导管的结构作改变。防滑圈可由胶带缠绕形成,也可采用与导管本体适配的其它形式的防滑圈,并不局限于胶带缠绕。
显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根据以上所述内容,还可以作出不脱离本发明基本技术思想的多种形式,这些形式上的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运福,未经李运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62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