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色冶金组合炉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26646.8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7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庭;宋光辉;谭荣和;李有刚;孙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陈书诚 |
地址: | 41001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色 冶金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色金属的冶炼装置,尤其是一种有色冶金组合炉。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的铜熔炼炉有鼓风炉、电炉、反射炉,在很长的一段时期起了重要作用。由于铜精矿熔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SO2气体,以上三种炉型未能很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能耗高、自动化强度低等缺点,已经基本被淘汰了。目前我国铜火法熔炼方法主要有:闪速炉熔炼、奥斯麦特炉熔炼、艾莎炉熔炼、诺兰达炉熔炼以及我国白银公司开发的白银炉熔炼,这些熔炼方法能较好的解决冶炼过程中的污染问题,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但是各种方法均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如采用闪速炉熔炼要求入炉物料含水小于0.3%,增加了备料成本,同时烟尘率高,熔炼渣未能达到弃渣水平,熔炼渣必须经过选矿工序或是经电炉贫化,这样导致工艺流程长,同时投资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入炉物料适应性强、能耗低、环境友好、流程短、投资省的有色冶金组合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有色冶金组合炉,包括一内部安装有隔墙的高低炉缸,所述高低炉缸包括各自带有加料口的高端的熔炼区和低端的炉渣贫化区,所述隔墙位于熔炼区和炉渣贫化区之间,所述熔炼区的底平面低于炉渣贫化区,用于炉渣贫化区所得冰铜流入熔炼区中,在所述炉渣贫化区内安装有用于向该区补充热量的电极,在熔炼区和炉渣贫化区之间、隔墙之上的高低炉缸顶部设有一组合排烟口。
所述隔墙采用铜水套隔墙。
所述熔炼区的炉顶采用锅炉水冷壁结构,其内捣打有一层耐火浇注料,用于减少烟气对炉顶的冲刷,延长炉顶寿命。
所述炉渣贫化区的炉顶采用水冷梁、吊挂砖整体浇注结构。
在所述熔炼区两侧的炉体上设有两排风口,用于鼓入富氧空气强烈搅拌熔池,使物料在熔化区内快速反应。
在所述熔炼区的端墙外设有冰铜虹吸室、虹吸放出口和紧急放出口。
在所述炉渣贫化区的端墙外设有炉渣虹吸室和渣放出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备料简单
入炉物料直径可达30mm,含水可达10%,无需进行特殊干燥即可入炉,因此省去了深度磨细与干燥工序。
二、环境好
本发明采用富氧侧吹熔炼,烟气中SO2浓度高,并且生产过程中SO2浓度波动小,烟气经过余热回收进入制酸系统,避免SO2对环境污染。
三、床能率高
由于采用富氧侧吹熔池熔炼技术,熔炼区内反应激烈,物料在熔池内快速反应,床能率可达80t/ m2·d。
四、能耗低
熔炼区内只要加入少量碎煤即可达到炉内热平衡,充分利用了物料反应放出的热;贫化区通过电极补充炉渣贫化所需热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有色冶金组合炉,包括一内部安装有铜水套隔墙2的高低炉缸1,该高低炉缸1包括高端的熔炼区11和低端的炉渣贫化区12,铜水套隔墙2位于熔炼区11和炉渣贫化区12之间。高低炉缸1的内底平面为一倾斜面,其中熔炼区11的底平面低于炉渣贫化区12,使得炉渣贫化区所得冰铜可流入熔炼区中。在炉渣贫化区12内安装有用于向该区补充热量的电极3,在熔炼区11和炉渣贫化区12之间、铜水套隔墙2之上的高低炉缸顶部设有一组合排烟口4。
本实用新型中,熔炼区11的炉顶采用锅炉水冷壁结构,其内捣打有一层耐火浇注料,用于减少烟气对炉顶的冲刷,延长炉顶寿命,其上设有熔炼加料口13。炉渣贫化区12的炉顶采用水冷梁、吊挂砖整体浇注结构,其上设有贫化加料口14。
从图1还可以看出,在熔炼区11两侧的炉体上设有两排风口15,用于鼓入富氧空气强烈搅拌熔池,使物料在熔化区内快速反应。在熔炼区11的端墙外设有冰铜虹吸室5、虹吸放出口51和紧急放出口16。在炉渣贫化区12的端墙外设有炉渣虹吸室6和渣放出口61。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铜精矿、熔剂、碎煤通过皮带给料机从熔炼区11的熔炼加料口13加入到熔炼区内,富氧空气从熔炼区下排风口鼓入到熔炼区11中,在富氧空气的强烈搅动下,物料在熔炼区11的熔池中快速反应,生成冰铜和炉渣。熔炼区11内所产高温烟气从组合排烟口4排出,直接进入余热锅炉回收余热,再经电收尘,最后送制酸系统。熔炼区11上排风口用于鼓入一定量空气,使熔炼区内所产高温烟气中可燃组分在进入余热锅炉前充分燃烧。在熔炼区11中生成的冰铜流入冰铜虹吸室5中,冰铜从虹吸放出口51连续放出。熔炼区11所产炉渣经中间铜水套隔墙2进入炉渣贫化区12,熔剂从炉渣贫化区12顶部的贫化加料口14加入,炉渣贫化区12所需热量通过电极3进行补给,炉渣在炉渣贫化区12内进一步反应,得到的弃渣进入炉渣虹吸室6,而所产高温烟气经组合排烟口4一起进入余热锅炉回收余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未经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66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