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材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7906.3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1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红;熊传胜;王景禄;赵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G49/00 | 分类号: | B65G49/00;B65G17/3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2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材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材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使用要求不同,型号规格较多,管材在检测和处理过程中很难做到均匀检测及处理,例如热收缩管材。热收缩管材是一种加热后无需任何外力可自动收缩,紧紧包裹被套装物体,因材料本身物理特性,达到良好的防腐蚀保护功能的产品,在电气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热收缩管材的生产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是对管材进行放射线辐照,目前放射性辐照源一般采用高能电子加速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在几秒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辐照,效率高,且辐照效果好。采用电子加速器对热收缩管材进行辐照,因为电子束穿透能力较弱,一般管径的管材都难以穿透,电子束直接打到管材表面,背向电子束发出方向的管材表面接受的电子少,辐照剂量较低。目前行业内多是采用传输链条在电子束下走S型的方式,也有厂家采用小车传输装置,管材平行堆放在小车的平板上,通过增加辐照次数来保证辐照剂量,但是即使管材翻面二次辐照仍然无法保证辐照剂量均匀,也就难以确保辐照产品的性能。热收缩管材因使用要求不同,型号规格较多,尤其大管径管材的辐照,普通的传输装置无法做到管材表面辐照剂量均匀。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装置使热收缩管材表面能均匀的接受电子束,辐照剂量均匀,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且生产效率高的管材传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材传动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两条相对平行设置的传送链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两条相对平行设置且位于传送链条内侧的齿条,齿条与套在管材或管材芯棒上的齿轮相配合,传送链条内侧上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用于支撑管材或管材芯棒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管材的直径或管材芯棒的直径,以确保管材或管材芯棒在卡槽中转动而不受阻碍。
所述齿条的长度为管材或管材芯棒横截面圆周长的整数倍,以确保管材或管材芯棒在齿条上转动整数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简单,制作成本低,适用范围广,适用于管材在线检测处理等工艺,例如射线探伤、电子束辐照和涂料喷涂等。
2、本实用新型装置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一次可检测处理多个产品,采用本装置处理的产品质量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 2-传送链条; 3-齿条;
4-齿轮; 5-卡槽; 6-管材;
7-管材芯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管材传动装置,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底座1上的两条相对平行设置的传送链条2,还包括固定于底座1上的两条相对平行设置且位于传送链条2内侧的齿条3,齿条3与套在管材6上的齿轮4相配合,传送链条2内侧上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用于支撑管材6的卡槽5,所述卡槽5的宽度大于管材6的直径,以确保管材6在卡槽5中转动而不受阻碍,所述齿条3的长度为管材6横截面圆周长的整数倍,以确保管材6在齿条3上转动整数周。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一种管材传动装置,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底座1上的两条相对平行设置的传送链条2,还包括固定于底座1上的两条相对平行设置且位于传送链条2内侧的齿条3,齿条3与套在管材芯棒7上的齿轮4相配合,传送链条2内侧上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用于支撑管材芯棒7的卡槽5,管材芯棒7由芯棒和紧固在芯棒上的管材组成,所述卡槽5的宽度大于管材芯棒7的直径,以确保管材芯棒7在卡槽5中转动而不受阻碍,所述齿条3的长度为管材芯棒7横截面圆周长的整数倍,以确保管材芯棒7在齿条3上转动整数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在齿条3上部对应位置设置管材检测处理装置,开启传送链条2,传送链条2内侧固定的卡槽5支撑并带动管材6或管材芯棒7运动,当套在管材6或管材芯棒7上的齿轮4移动到齿条3处,齿轮4与齿条3咬合,管材6或管材芯棒7通过齿轮4与齿条3的咬合以及传送链条2的运动而转动前进,保证管材6或管材芯棒7各面均匀的接受设置于齿条3上部的装置的检测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79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流泵叶片角度调节对准装置
- 下一篇:电视或显示器前框混合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