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扩径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8301.6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7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安国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国来 |
主分类号: | F16L11/04 | 分类号: | F16L11/04;F01P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73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径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水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径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冷却水管分为小口径端管、过渡管、大口径端管三个部分,从小口径一端至大口径一端需要有过渡端口,过渡端口的接口处采用螺栓接缝。由于普通冷却水管普遍分为三个部分,接口处环节的分散必然影响水管的使用寿命,从而从结构上决定了所使用材料的最终寿命;更甚的是,由于水管接缝的增加,冷却水的环节必然存在不可避免的漏水风险和冷却不彻底的后果,大大降低了冷却水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扩径管,可以大幅度降低水流渗漏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扩径管,包括:第一接口、扩径段、第二接口,所述扩径段位于所述第一接口、以及所述第二接口之间,所述第一接口与进水管等径,所述第二接口与出水管等径。
优选地,所述扩径段呈锥形。
由上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如下有益效果:
改变现有的由小口径到大口径的管件构成方式,包括与进水管等径的接口、扩径段、与出水管等径的接口,取消了现有冷却水管的两道接口,大幅度地减小了因接口过多而引起的漏水风险,从而也提高了冷却水管的使用寿命;由于本扩径管从产品制作和物理构成上一体成型,因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方便使用,需要更换时直接取下更换即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径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扩径管的实施例,包括:第一接口1、扩径段2、第二接口3,扩径段2位于与进水管等径的接口1、以及与出水管等径的接口3之间,第一接口1与进水管等径,第二接口3与出水管等径。
本实施例中的扩径管由橡胶材料做成。
将扩径管安装在汽车的发动机上,扩径管的与进水管等径的第一接口1与发动机的水泵连接,扩径管的与出水管等径的第二接口3与缸体储水槽连接。所需降温的冷却水从扩径管的与进水管等径的第一接口1进入,直接通过扩径管的扩径段2,最后通过与出水管等径的第二接口3循环至水箱;需降温的冷却水由水箱风扇高速降温,再次循环至发动机,保证发动机达到合理的温度,从而避免了发动机过热爆缸。
扩径管改变了现有的由小口径到大口径的管件构成方式,取消了现有冷却水管的两道接口,大幅度地减小了因接口过多而引起的漏水风险,从而也提高了冷却水管的使用寿命;由于扩径管从产品制作和物理构成上一体成型,因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方便使用,需要更换或经年使用时,直接取下更换即可。
本产品为扩径橡胶软管,异型结构。胶料号2-1#,长度597mm,内径19mm,外径27mm,扩径内径35mm,外径43mm,加强层为聚酯1000D。温度等级:-40~150℃。压力指标≤12kg(根据口径不同爆破参数不同)。冷却水管主要适用于耐热耐水产品。产品可变径10mm以上。
本产品的分为炼胶、生产、硫化几个工序。炼胶生产线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使生产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本扩径管的编织结构决定了本品成型后的韧性和压力参数。扩径管采用的硫化一体成型过程是其成形的最重要的技术成型手段。产品硫化定型车间采用先进的双轨道硫化,使一台硫化罐顶替两台使用,节约生产场地,同时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采用硫化自动控制系统,主要针对硫化时间、硫化压力进行有效控制,并通过计算机完成自动进气和排气。硫化曲线对当日产品进行有效监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国来,未经安国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83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路灯
- 下一篇:柴油发动机氧化催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