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力减震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8488.X | 申请日: | 201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1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佳 |
主分类号: | F16F6/00 | 分类号: | F16F6/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力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更具体地说是为减少外界振动对精密仪器设备,如电子显微镜、光学精密测量等干扰的磁力减震器。
背景技术
在各种工业技术应用和精密测量等方面,为避免震动的影响和干扰,需要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具体就是使用各种原理的减震器。减震器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大类。被动式减震器只是利用隔离材料的物理性质来减少震动,当前现有的主要有橡胶式、弹簧式、汽垫式等。由于材料及结构的固有物理性质所限,现有的被动式减震器面对数十Hz的低频振动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由于很难降低它们的谐振频率,因而对于20Hz以下的震动干扰,基本没有减震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能够减少20Hz以上震动干扰,而且能够有效降低20Hz以下低频震动干扰的磁力减震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磁力减震器,包括圆筒形减震上壳体、圆盘形减震下底板,减震上壳体内设置有上磁体,减震下底板上设置有下磁体,上磁体和下磁体为同性相对设置,上磁体与下磁体之间,由磁体间的排斥力形成有厚度随负荷或振动的变化而变化的间隙,所述减震下底板上至少设置有一对导柱,导柱的高度小于上壳体的高度。
所述减震下底板上设置有三根导柱,三根导柱均匀地分布在减震下底板的上端面。
所述减震下底板上设置有四根导柱,四根导柱均匀地分布在减震下底板的上端面。
所述减震上壳体、减震下底板上均开设有安装槽,上磁体、下磁体分别设置在各自的安装槽内。这样能够将上磁体、下磁体分别限定在减震上壳体、减震下底板上的安装槽内,保证上磁体、下磁体不会偏移到其他位置,而影响减震效果。
所述上磁体和下磁体为钐钴磁体。
采用上述方案,减震下底板上至少设置有一对导柱,导柱的高度小于上壳体的高度。在减震器工作时,导柱能够使减震上壳体相对于减震下底板完全纵向的运动,不会由于磁力的原理而使减震上壳体向左或右偏移,使减震器的减震功能充分发挥。本实用新型的减震作用是双向的,既可以减少地面对仪器设备的振动干扰,也可以减少自身有震动的设备对地面和周围的震动,另外不消耗任何能源,其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不需要日常维护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减震上壳体,2为减震下底板,3为上磁体,4为下磁体,5为导柱,6为上磁体安装槽,7为下磁体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磁力减震器,包括圆筒形减震上壳体1、圆盘形减震下底板2,减震上壳体内设置有上磁体3,减震下底板上设置有下磁体4,上磁体和下磁体为同性相对设置,上磁体与下磁体之间,由磁体间的排斥力形成有厚度随负荷或振动的变化而变化的间隙,减震下底板上设置有四根导柱,四根导柱5均匀地分布在减震下底板的上端面,导柱的高度小于上壳体的高度。减震上壳体、减震下底板上分别开设有上磁体安装槽6、下磁体安装槽7,上磁体、下磁体分别设置在各自的安装槽内,上磁体和下磁体为钐钴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佳,未经王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84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滞阻尼器
- 下一篇:一种联轴器用复合材料弹性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