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送料机底部轴承座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8738.X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5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熊广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会市爱达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3/32 | 分类号: | B65G33/3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26241 广东省肇庆***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送料机 底部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螺旋送料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螺旋送料机底部轴承座。
背景技术
螺旋送料机一般用于输送工业原材料和合金添加剂(一般为粉末),以往所用的送料机其底部轴承座与旋转轴之间的距离较短轴承旋转空间不足,往往造成材料堆积影响轴承转动甚至卡死,导致轴承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严重则烧坏马达。送料机轴承和马达在市场售价比较昂贵,而且在生产过程中机器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都会降低生产效率和增加企业和工厂的经济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底部轴承座与旋转轴之间的距离较短导致旋转空间不足而容易影响轴承转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使螺旋送料机在运转过程中能持续长时间工作,延长送料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企业在维护和修理机器时的开支。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螺旋送料机底部轴承座,包括有底盘,在底盘上凸设有轴承与底盘转动孔,在轴承与底盘转动孔边沿与底盘边沿形成有端面,在所述轴承与底盘转动孔顶面设有压盖,压盖上具有与轴承与底盘转动孔相通的第一通孔,还包括有内部互通的过渡法兰,所述过渡法兰上下端面上设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该过渡法兰下端面的第二通孔套在轴承与底盘转动孔的外围并设置在端面上;在过渡法兰的上端面上设有垫块,所述垫块上开有与第二通孔同轴的第三通孔。
本实用新型在目前使用的螺旋送料机旋转轴底座结构中进行改革,即在原有的螺旋送料机的轴承座上增加一个过渡法兰和在旋转轴外套上一个带耐油油毯的压盖,在增加旋转轴旋转空间和距离的条件下防止了材料堆积和渗入轴承中卡死旋转轴,大大延长了轴承和马达寿命使生产能够持续高效。
在所述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设有至少一根连接条,该连接条将上端面和下端面相连接,相邻的连接条之间在过渡法兰内形成有相互流通的空间。
在所述轴承与底盘转动孔内贴覆有圆筒状的耐油油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了轴承转动的空间和距离使粉末材料在输送过程中不因为渗漏而堵塞轴承转动空间从而使轴承能不受影响地持续转动,有效保护了轴承和马达。而且本实用新型增加的压盖零件有效防止了灰尘打飞,避免了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为企业节省了和高效利用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旋送料机底部轴承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旋送料机底部轴承座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螺旋送料机底部轴承座,包括有底盘4,在底盘4上凸设有轴承与底盘转动孔5,在轴承与底盘转动孔5边沿与底盘4边沿形成有端面41,在轴承与底盘转动孔5顶面设有压盖3,压盖3上具有与轴承与底盘转动孔5相通的第一通孔31,还包括有内部互通的过渡法兰2,过渡法兰2上下端面上设有与第一通孔31同轴的第二通孔21,该过渡法兰2下端面的第二通孔21套在轴承与底盘转动孔5的外围并设置在端面41上;在过渡法兰2的上端面上设有垫块1,垫块1上开有与第二通孔21同轴的第三通孔11。
本实用新型原理最主要就是加大轴承转动的距离与空间而且要防止粉末渗入于轴承与底盘之间影响甚至卡死轴承,通过增加一个过渡四周相通的过渡法兰,使粉末有空间灵活流通而不至于大量堵塞在轴承座里面。而且本实用新型在底盘与轴承转动空间内加上了耐油油毯再用压盖封住,一方面是防止粉末渗入,另一好处是轴承在转动过程中与耐油油毯摩擦比在铁孔中摩擦伤害大大减少,也能达到保护轴承的作用。
在轴承与底盘转动孔5中加上圆筒状的耐油油毯6,过渡法兰2制作成四面相通目的是利于粉末的流通避免了粉末堵塞在底座里面影响轴的转动。通过螺丝连接,就可以将本产品直接装配到送料机上使用,其安装方法简单却能带企业生产高效的帮助。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会市爱达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四会市爱达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87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熔融石英冶金辊
- 下一篇:带有微波预热装置的橡胶粉柔性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