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9396.3 | 申请日: | 201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5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至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至国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F9/2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元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热管,特别涉及一种能控制传热温度的热管。
背景技术
热管技术以前被广泛应用在宇航、军工等行业,现在常用于散热器上。热管利用蒸发制冷,使得热管两端温度差很大,使热量快速传导。
一般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热管内部是被抽成负压状态,充入适当的液体,这种液体沸点低,容易挥发。管壁有吸液芯,其由毛细多孔材料构成。热管一段为蒸发端,另外一段为冷凝端,当热管一段受热时,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蒸发,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另外一端,并且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止,热量由热管一端传至另外一端。这种循环是快速进行的,热量可以被源源不断地传导开来。
现有的热管结构都是一根直管,当发热处需要多处进行散热时只能对热管的数量进行增加,这样使得热管的安装不甚方便。
现有的其它热管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性高,传热效果好的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热管,包括呈管状的主管,主管的两端密封且在主管内具有传导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管还包括若干根呈管状的支管,支管的两端密封且在支管内具有传导液,支管的端部与主管侧部相固连。
在本热管中,主管的两端分别为蒸发端和冷凝端。支管的其中一端连接在主管蒸发端和冷凝端之间的主管侧部。当然,这里主管和支管是独立的管体,两者只是连接并不连通。
热量可以由主管的一端传递至另一端,与此同时,支管处的热量能传递至主管处或者主管处的热量传递至支管上。
在上述的热管中,所述的支管端部具有连接部,连接部尺寸大于支管尺寸,且连接部与上述的主管侧部固连。
由于连接部尺寸大于支管尺寸,这样使得支管能更加牢固的连接在主管上。
在上述的热管中,所述的连接部贯穿主管,且两者的连接处焊接。
通过焊接使得连接部牢牢的连接在主管上,当然焊接处位于连接部与主管贯穿处的连接处。连接部的贯穿结构使得连接部与主管连接稳定性提高。
在上述的热管中,所述的连接部呈管状,且连接部的直径大于支管的直径。
在上述的热管中,所述的支管沿主管轴向均匀分布。
这样的结构使得热管结构整洁,且热管传导热量过程中各部分导热均匀。
在上述的热管中,所述的每根支管平行设置。
在上述的热管中,所述的所有支管均位于主管的同一侧。
在上述的热管中,所述支管的两端分别是蒸发端和冷凝端,上述的连接部位于蒸发端处。
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得主管上的热量传递至每根支管上。
在上述的热管中,所述的支管的两端分别是蒸发端和冷凝端,上述的连接部位于冷凝端处。
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得每根支管处的热量传递至主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热管由于支管是连接在主管上的,通过它使各根支管处的热量能顺畅的传递至主管上或者使主管上的热量顺畅的传递至每根支管上。
显然,本热管由于能多处传导热量,因此它的导热性能好。而且,支管通过尺寸较大的连接部与主管相连,不仅连接牢固而且结构也比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热管中连接部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管;1a、蒸发端;1b、冷凝端;2、支管;2a、连接部;2b、蒸发端;2c、冷凝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热管包括呈管状且其两端密封的主管1和支管2,主管1的两端密封且在主管1内具有传导液,支管2的两端密封且在支管2内具有传导液。
主管1的两端分别为蒸发端1a和冷凝端1b,支管2的两端分别为蒸发端2a和冷凝端2b。
如图2所示,支管2的蒸发端2b具有直径比较大的连接部2a,连接部2a贯穿主管1侧部且连接部2a与主管1的连接处通过焊接相固连接和密封。
本实施例中,支管2沿主管1轴向均匀分布,且所有支管2位于主管1同一侧,每根支管2相互平行。
当主管1受热时,主管1中的传导液迅速蒸发,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主管1的另外一端,即冷凝端1b。并且在冷凝端1b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流回蒸发端1a。如此循环,热量由主管1一端传至主管1另外一端。这种循环是快速进行的,热量可以被源源不断地传导。
与此同时,支管2中的连接部2a处受主管1内传导液的作用,使得支管2内的传导液迅速蒸发,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支管2的另外一端,即冷凝端2c。并且在冷凝端2c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流回支管2的连接部2a处。如此循环,热量由支管2一端传至支管2另外一端。这种循环是快速进行的,热量可以被源源不断地传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至国,未经刘至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93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转化集成前置放大器
- 下一篇:车桥主减速器壳体及车桥主减速器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