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弯折加工中采用大间隙避免金属板材折弯擦伤的模具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9832.7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0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何梅钦;何传强;曹象钦;刘龙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清市伊鑫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323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采用 间隙 避免 金属 板材 折弯 擦伤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弯折加工中采用大间隙避免金属板材折弯擦伤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在金属板件加工过程中,有大量的金属板材需要被加工成具有弯折的部件。目前,一般是对金属板材(即被加工件)进行冲压,在上模和下模的共同作用之下,被加工件发生形变,从而将被加工件弯折成设定的形状。由于现有技术是一步到位对金属板件进行弯折冲压处理,如图1、2所示,为了使被加工件1的弯折程度达到产品要求,上下模01、02之间的间隙只能为一个被加工件厚度(以T表示);并且,由于金属板件的抗弯折应力较大,不易弯曲,在弯折成型的过程中,上下模容易擦伤被加工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被加工件上冲压形成弯折预压线,后采用大间隙折弯,避免后续弯折冲压过程对被加工件损伤的模具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位于下模的上方,被加工件固定在下模上,上模的下端设有弯折预压线冲件,弯折预压线冲件的冲压端上设有弧形凸起,该弧形凸起与被加工件的弯折处相对应。
采用该设备加工出的金属板件上具有弯折预压线,在后续过程中,只需要将金属板件沿着弯折预压线进行冲压弯折处理即可,其具有的抗弯折应力较小,一方面,对弯折模具结构的要求降低,上下模之间的间隙可以扩大到被加工件的厚度的1.1倍;另一方面,上下模也不易对被加工件造成擦伤。
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的弧形凸起的突出高度小于被加工件的厚度的一半。使用者可以根据被加工件的厚度和材质,更换不同型号具有弧形凸起的弯折预压线冲件,从而适应产品的加工要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被加工件上冲压形成弯折预压线,减小被加工件上预弯折处的抗弯折应力,降低了在后续弯折冲压处理中对加工模具的要求,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对被加工件进行弯折冲压的模具结构;
图2为图1模具结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对具有弯折预压线的被加工件进行弯折冲压的模具结构;
图6为采用本实用新型设备处理后的被加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2和下模3,所述的上模2位于下模3的上方,被加工件1固定在下模3上,上模2的下端设有弯折预压线冲件4,弯折预压线冲件4的冲压端上设有弧形凸起5,弧形凸起5的突出高度小于被加工件1的厚度的一半,该弧形凸起5与被加工件1的弯折处相对应。
采用该设备加工出的金属板件上具有弯折预压线6,在后续过程中,只需要将金属板件沿着弯折预压线6进行冲压弯折处理即可,其具有的抗弯折应力较小,一方面,对弯折模具结构的要求降低,上下模01、02之间的间隙可以扩大到被加工件1的厚度的1.1倍;另一方面,上下模01、02也不易对被加工件1造成擦伤。
后续弯折冲压过程中,所述的被加工件1上形成的弯折预压线6位于被加工件1上形成的弯折7的内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清市伊鑫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清市伊鑫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98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力调心滚子轴承轴圈滚道与挡边复合磨削专用机床
- 下一篇:一种炭黑的过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