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铝复合排浇铸系统中的浇铸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30445.5 | 申请日: | 201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1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毛仁德;夏家国;蒋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门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9/16 | 分类号: | B22D19/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1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浇铸 系统 中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铝复合排浇铸系统中的浇铸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铜铝复合排浇铸中,先对铜管进行上料夹持,然后对铜管高低检测,接着通过定位夹定心夹持铜管,注入铝溶液,冷却、吹干后,卸料,现有浇铸的各个步骤之间是通过手工搬运的,则手动浇铸的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铜铝复合排浇铸系统中旋转式的浇铸机,该旋转式的浇铸机使得浇铸的各个步骤之间是自动切换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铜铝复合排浇铸系统中的浇铸机,包括可旋转的筒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延伸的托板、支撑住所述托板并与所述托板的下表面相滚动接触的多个支撑滚轮、沿着所述筒体的周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筒体内部并相对于所述筒体固定的链圈、输出轴沿着所述筒体的轴向方向设置的电机、套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与所述链圈相啮合的链轮,所述多个支撑滚轮沿着所述托板的周向方向相均匀间隔排列。
优选地,所述浇铸机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延伸的导向条、沿着所述筒体的周向方向相均匀间隔排列的多个导向滚轮,所述导向滚轮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筒体的轴向方向相平行,所述导向滚轮的外周面与所述导向条的内侧面相滚动接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筒体的中央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多个支撑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筒体的旋转轴的下端部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旋转轴的上部设置有所述多个导向滚轮。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向条有两根,一根所述导向条位于所述托板的下方,另外一根所述导向条位于所述托板的上方,与位于所述托板下方的导向条相滚动接触的多个导向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部的多个导向滚轮与位于所述托板的上方的导向条相滚动接触。
优选地,所述浇铸机还包括沿着所述筒体的周向方向相间隔排列在所述筒体下部的多个定位块、开设在所述定位块上的定位凹槽、可插入所述定位凹槽中的滑块、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定位凹槽相对的左右两槽壁沿着从外向内逐渐靠拢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滑块上用于与倾斜的槽壁相配合的左右外侧面也倾斜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采用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所述滑块。
优选地,所述链圈固定设置在所述托板上表面的内边缘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电机带动链轮转动,通过链轮与链圈的啮合,链圈发生转动,从而带着筒体进行旋转,支撑滚轮通过滚动地支撑住托板来实现支撑筒体,链轮转动的圈数决定了筒体旋转的距离,浇铸机的筒体的外面一圈可以设计为多个工位,来完成浇铸工艺的不同工作步骤,筒体的旋转带动了多个工位的自动切换,实现了铜铝复合排的自动节拍铸造,生产效率高、工艺重复性好、劳动强度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2所示,铜铝复合排浇铸系统中的浇铸机,包括可旋转的筒体1、固定设置在筒体1的内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延伸的托板3、支撑住托板3并与托板3的下表面相滚动接触的多个支撑滚轮8、沿着筒体1的周向方向固定设置在托板3上表面的内边缘上的链圈4、输出轴沿着筒体1的轴向方向设置的电机6、套装在电机6的输出轴上并与链圈4相啮合的链轮5,多个支撑滚轮8沿着托板3的周向方向相均匀间隔排列。电机6带动链轮5转动,通过链轮5与链圈4的啮合,链圈4发生转动,从而带着筒体1进行旋转,链轮5转动的圈数决定了筒体1旋转的距离,浇铸机的筒体1的外面一圈设计为8个工位,每个工位上装有弹簧夹2,第一工位为上料工位,在上料工位通过弹簧夹2将铜管夹持,然后筒体1旋转,进入第二工位,此时在第一工位可以上料,第二工位为检测工位,检测铜管的高度是否合适,接着筒体1旋转到第三工位,在第三工位进行铝熔液浇铸,通过筒体1的旋转后续进入二道冷却工位、吹干工位、自动卸料工位、工艺等料工位。筒体1上的8个工位自动切换,实现了铜铝复合排的全自动节拍铸造,生产效率高、工艺重复性好、劳动强度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门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门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04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