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满液式蒸发器挡液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31334.6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4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曾仲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堃霖冷冻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161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满液式 蒸发器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满液式蒸发器的汽液分离结构,尤其涉及满液式蒸发器挡液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央空调满液式水冷主机中满液蒸发器换热模式是加热壁面沉浸在具有自由表面的液体中所发生的沸腾,产生的气泡能自由浮升,穿过液体自由表面进入上部空间。一般满液式蒸发器都会留有1/3~1/4的气态空间,尽可能让夹杂在气态制冷工质中的液态制冷工质滴落,但是因中国幅员广阔、气候环境多样仍不可避免一些液态工质被吸入压缩机,造成液击,损坏压缩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液式蒸发器挡液板结构,使部分没有完全蒸发的液态制冷工质与气态制冷工质分离,避免部分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满液式蒸发器挡液板结构,其特点是:在满液式蒸发器壳体内液体自由表面上方、出气口下方设置挡液板,挡液板和壳体内壁之间留有气态冷媒流通口。
所述的满液式蒸发器挡液板结构,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挡液板与壳体内壁部分焊接,接近蒸发器出口处的两端留有态冷媒流通口。
所述的满液式蒸发器挡液板结构,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满液式蒸发器壳体内的挡液板两端分别焊接挡液封板,挡液板与挡液板、壳体内壁组成半密闭空间,隔离液态冷媒和蒸发器出口。
由于挡液板阻挡了液态冷媒进入到压缩机,可以使制冷工质返回压缩机时,部分没有完全蒸发的液态制冷工质与气态制冷工质分离,避免部分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引起湿压缩或冲缸事故,使制冷工质稳定完成整个制冷循环,本实用新型消除了液击对制冷压缩机的影响,保证制冷循环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有挡液板的满液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封板的形状示意图。
图3是挡液板展开后的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满液式蒸发器挡液板结构包括挡液板1、封板2、满液式蒸发器的筒体3,挡液板1和筒体3部分焊接连接,封板2分别和挡液板1、筒体3焊接连接,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以隔离液态冷媒和蒸发器出口5。封板2的边缘22、23分别和挡液板1的端部边缘焊接,封板2的边缘21和筒体内壁焊接。
如图3所示,挡液板1与筒体3形成4个流通口50,其具体尺寸W和L需根据制冷量流量设计,保持一定的流通速度。挡液板1的摆放高度h也是根据不同的蒸发器设计的,大致放置在3/4筒体内径处,充分隔离气液混合的制冷工质。
请参照图1所示,低压低温的液态制冷工质从入口6进入满液式蒸发器,经过高效的换热管4换热,产生的气泡能自由浮升,穿过液体自由表面进入上部空间,气态制冷剂则进入液板1和筒体3形成的流通口50,液态制冷剂100则被挡液板1阻隔从新回到蒸发器内蒸发,从而形成只有气态制冷剂从蒸发器出口出去回到压缩机,避免液击造成压缩机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堃霖冷冻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堃霖冷冻机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13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冷冻压缩机组的节能控制设备
- 下一篇:一种挤塑内胆联集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