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自动接坯装置的陶瓷坯体塑压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31641.4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2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邱伟志;陈耀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枫溪陶瓷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8B3/04 | 分类号: | B28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103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置 陶瓷 坯体塑压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坯体生产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带自动接坯装置的陶瓷坯体塑压成型机。
背景技术
陶瓷坯体塑压成型是采用增强石膏模具,利用液压的静压力,把经真空炼泥处理的泥片,压制成各种形状坯体的一种成型方法。习知的陶瓷坯体塑压成型机的机架上装有上、下二片模具,其下模为凹模,上模为凸模。成型时将泥料放在下模,由液压装置驱动下模上升,与上模压合,泥料在上下模的空隙中被压成坯体。成型后,向下模通入压缩空气,使坯体与下模脱离,同时液压装置驱动下模下降,而坯体则附于上模。向上模通入压缩空气后,坯体与上模脱离,由工人手提托板将坯体接住,再转移到坯架上。采用人工接坯,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并且易出现安全事故。由于通入压缩空气后,坯体脱离上模的时间随坯体与模具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而不同,且刚成型的坯体稳定性较差,稍有震动即可能出现变形,一般的机械承接装置难以适应接坯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安全性好,生产效率高,生产出来的陶瓷坯体质量好的,带有自动接坯装置的陶瓷坯体塑压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的带自动接坯装置的陶瓷坯体塑压成型机,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上模和下模,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一只接坯机械手,所述接坯机械手由接坯浮动平台、可升降活动支架和旋转架构成,所述接坯浮动平台由托板、滑动销和缓冲弹簧垫构成,并通过滑动销安装在可升降活动支架的升降架上面的销套中;所述可升降活动支架由感应开关、升降架、滑套和气缸构成,并通过升降架用螺栓固定于套在旋转架上的滑套,所述滑套的下端用螺栓固定在气缸连杆的末端上,所述气缸通过底座上的安装孔用螺栓安装在旋转架上;所述旋转架由气缸、感应开关和旋转架体构成,所述气缸通过底座上的安装孔用螺栓安装在陶瓷坯体塑压成型机的机架上,气缸连杆的末端用铰链连接在旋转架体上;所述旋转架体上有套孔,由接坯浮动平台、可升降活动架和旋转架构成的接坯械手就是通过该套孔安装在陶瓷坯体塑压成型机的机架上,并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带自动接坯装置陶瓷坯体塑压成型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
1.实现了接坯机械化,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消除了操作人员在接坯时容易发生的压伤、滑倒等安全事故,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安全性;
3.生产效率高,坯体质量好,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械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机械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在图1、图2和图3中,由托板3、滑动销12和缓冲弹簧垫13构成的接坯浮动平台通过滑动销12安装在可升降活动支架升降架4上的销套14中;由感应开关15、升降架4、滑套6和气缸8构成的可升降活动支架通过升降架4用螺栓固定于套在旋转架5上的滑套6上,所述滑套6的下端用螺栓固定在气缸8连杆的末端,所述气缸8通过底座的安装孔用螺栓固定在旋转架体5上;用来驱动旋转架的气缸9通过底座的安装孔用螺栓固定在陶瓷坯体塑压成型机的机架7上,气缸9的连杆末端用铰链连接在旋转架体5上;所述旋转架体5上有套孔10,由接坯浮动平台、可升降活动架和旋转架构成的接坯机械手通过该套孔10固定在陶瓷坯体塑压成型机机架7上,并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当陶瓷碗的坯体2塑压成型后,向下模11通入压缩空气,陶瓷碗的坯体2于是与下模11脱离,液压装置驱动下模11下降,而陶瓷碗坯体2则附于上模1上;接着,向上模1输入压缩空气,使陶瓷碗坯体2缓慢向托板3脱落,由于坯体2的自身重量,托板3连同滑动销12、缓冲弹簧垫13压缩下降;当陶瓷碗的坯体2完全脱落时,滑动销12触动感应开关15输出信号,气缸8放气,其连杆拉动升降架4下降;当气缸8连杆下降到位时,触动感应开关16输出信号,气缸9进气,其连杆支开旋转架体5带动接坯浮动平台离开上下模之间空间,操作人员将陶瓷碗的坯体2取下,送入下一工序。在接到陶瓷碗的坯体2压制完成的信号后,接坯浮动平台又转到塑压机的上模1下面,开始下一个陶瓷碗坯体的制作。以上程序动作均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枫溪陶瓷工业研究所,未经广东省枫溪陶瓷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16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处理组合物
- 下一篇:用于硅烷交联和缩合反应的二锡氧烷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