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长尾轴多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31941.2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4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3/36 | 分类号: | B63H23/3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006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长 尾轴多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长尾轴多轴承,用于船舶上。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同一尾轴上多采用双轴承单一尾管,三个轴承装在一个尾轴上的还没有采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一种细长尾轴多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细长尾轴多轴承,包括艉轴,所述艉轴上分别依次安装有螺旋桨、后轴承、中轴承、前轴承、艉轴联轴节,所述后轴承、前轴承分别连接有尾密封油、前密封油,所述尾密封油和前密封油分别安装艉轴上,所述尾密封油位于螺旋桨和后轴承之间,所述前密封油位于前轴承和艉轴联轴节之间,所述后轴承、中轴承、前轴承上都通过调节螺栓固定有轴承铸钢件,所述后轴承上的轴承铸钢件上装有保护罩,所述后轴承与中轴承通过第一艉管相连,所述中轴承与后轴承通过第二艉管相连。所述后轴承、中轴承、前轴承都开有环氧浇注孔和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设有三个轴承,而且轴承位置的选择和轴承间隙的选取和安装过程中的安装精度,都经过精确的计算,此设计将对以后细长轴船舶的设计和施工产生深远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艉轴、2-后轴承、3-中轴承、4-前轴承、5-艉轴联轴节、6-尾密封油、7-前密封油、8-轴承铸钢件、9-保护罩、10-第一艉管、11-第二艉管、12-调节螺栓、13-螺旋桨、14-环氧浇注孔、15-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细长尾轴多轴承,包括艉轴1,艉轴1上分别依次安装有螺旋桨13、后轴承2、中轴承3、前轴承4、艉轴联轴节5,所述后轴承2、前轴承4分别连接有尾密封油6、前密封油7,尾密封油6和前密封油7分别安装艉轴1上,尾密封油6位于螺旋桨13和后轴承2之间,所述前密封油7位于前轴承4和艉轴联轴节5之间,后轴承2、中轴承3、前轴承4上都通过调节螺栓12固定有轴承铸钢件8,所述后轴承2上的轴承铸钢件8上装有保护罩9,后轴承2与中轴承3通过第一艉管10相连,中轴承3与后轴承4通过第二艉管11相连。后轴承2、中轴承3、前轴承4都开有环氧浇注孔14和透气孔15。各个轴承在安装时,艉轴1的中轴承3沿轴线方向的定位应充分考虑到轴系的回旋振动,应根据轴系回旋振动计算书的要求,结合轴承负荷的分配情况来决定中轴承3的位置。轴承间隙过小,不仅轴系负荷增加,而且会加速该轴承的磨损,但是轴承间隙过大,对减少轴系的回旋振动作用不大。尾管连接后,中轴承3与前轴承4和后轴承2的直线度测量不是很方便,所以怎样从设计上来保证安装时三个轴承的同轴度要求就尤为重要,在制订安装工艺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点。本实用新型设有三个轴承,而且轴承位置的选择和轴承间隙的选取和安装过程中的安装精度,都经过精确的计算,此设计将对以后细长轴船舶的设计和施工产生深远的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19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阀片磨损的电子节气门
- 下一篇:浆层纸周长分切卷入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