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注塑机合模安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32158.8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3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海晶塑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84 | 分类号: | B29C45/8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5409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注塑 机合模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注塑机合模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式注塑机为了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尤其是操作工的手部安全,普遍设有安全装置,例如最常见的安全杆装置,即在可移动的上模上固定设置安全杆,在固定的下模上设保险孔,当保险孔被挡块堵住时,安全杆不能穿过保险孔,上模和下模无法合模,可保证操作者的安全;但是现有的注塑机的合模和锁模以及开模一般都采用液压传动,对液压系统未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是不恰当的。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0970883,名称为“一种注塑机安全保护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塑机安全保护装置,由固定基架、马达、金属板、金属丝和弹簧组成 ,只有在按下注塑机的工作开关后,金属板才会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将固定基架上表面的孔让出。其设计要点是由控制开关连带控制金属板移动实现机械保护。这种安全装置存在多种缺陷,首先是由于立式注塑机的模具四周为无遮无拦的开放式结构,人手及其他异物随时有可能误入模具中心区域,非常危险;其次是液压系统发生故障几率仍然较高,如果某一液压元件发生故障,比如某个换向阀的电磁牵引零件发生故障或某个滑阀卡死并引发动作错乱,那结果就会出乎意料之外;再者如开关按钮及弹簧之类元件都是故障易发元件,单一的用金属板堵安全孔的保护措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立式注塑机模具四周开放、液压安全保护装置结构层次多安全系数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在模具周边设保护门并利用开门时液压连锁使模具不能因误动作合模而发生事故的安全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立式注塑机合模安全装置,包括模具,在模具的上模部位有一侧面设有安全杆装置,在模具的前面装有移动门,合模油缸固定在注塑机上部,合模油缸的活塞杆与上模连接,还包括设有与合模油缸油路串联的合模开关阀的液压系统,移动门的下沿一端设有斜楔面;在与上模安装有安全杆的相同侧面的下模侧边设有水平的推杆,推杆前端设有压块,压块前端下侧有一斜面;在合模油缸的油路中串接有凸轮操作换向阀,凸轮操作换向阀固定在所述压块的前端下面,所述压块的斜面与凸轮操作换向阀的凸轮压杆相对应;推杆的后端设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与所述移动门下沿的斜楔面相对应。
当移动门关闭时,所述斜面脱离凸轮操作换向阀的凸轮压杆,液压系统按平常程序动作,模具正常开模或合模,当移动门打开后,压块的斜面压在凸轮操作换向阀的凸轮压杆上,凸轮操作换向阀切断通往合模油缸的进油,从而阻止油缸的活塞杆带动上模下行。这种强制切换液压油流向阻止合模油缸进油的结构能够快速反应从而避免由于失误开门可能造成的危险。
作为优选,所述推杆中段部位套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前端顶住设在下模上的顶座,复位弹簧的后端顶住可调整地套在推杆上的调节环。当模具处在开模状态时,移动门关闭,斜楔面脱离滚动轴承,推杆借助复位弹簧退回原位,压块脱离凸轮压杆,安全杆装置同时复位,为上模和下模的合模做好准备。
作为优选,所述推杆设在下模的左侧,安全杆设在上模的左后侧,移动门下沿的斜楔面设在移动门的下面左端。因为注塑操作工一般采用右手拿取注塑完毕的工件,而用左手推拉移动门,所以设置移动门只能向左移动打开,也就要求移动门下沿的斜楔面设在移动门的下面左端,推杆及安全杆也按相应要求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凸轮操作换向阀为凸轮操作的二位四通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模具前面设安全移动门,防止操作者的手及外界异物误入模具中;
2、液压系统与机械系统连锁,保证移动门关闭或打开与模具的合模或开模动作协调;
3、开门状态下液压系统自动锁定安全状态,无需人工干预;
4、多重保护,安全系数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C向视图;
图3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上模1;安全杆装置2;下模3;移动门4;斜楔面41;合模油缸5;推杆7;复位弹簧71;调节环72;滚动轴承73;压块8;斜面81;凸轮操作换向阀9;凸轮压杆9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海晶塑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海晶塑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21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大直径电极吊运的卡扣式吊运紧固装置
- 下一篇:双丝母消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