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管防喷溅集流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33165.X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5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民;景忠宏;景忠峰;刘永春;杨鹏;王选涛;孙莉;袁斌;武兴;邓翔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瑞民;景忠宏;景忠峰 |
主分类号: | E21B33/08 | 分类号: | E21B3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韩翎 |
地址: | 718006 陕西省榆林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管 喷溅 集流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管道集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油管防喷溅集流器。
二、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中,在石油井下作业过程中,起钻卸扣时,管柱中因故携带出的液体会自由泄流喷溅,尤其当液体为石油或含毒液体时,会造成施工场地的极大污染和资源浪费,形成各种事故隐患,尤其对施工设施及人员安全造成影响,严重者会发生火灾,烧毁施工设备并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为将各种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需要研制一种简易可靠的油管防喷溅集流器,将管柱卸扣后的液体自由泄流改为控制排放,这将为施工安全和提高施工效率带来极大帮助,并可使有用资源有效回收利用。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油管防喷溅集流器,其能够在井下作业管柱卸扣时防止液体喷溅的同时收集喷溅出来的液体,解决了现有管柱中因故携带出的液体自由泄流喷溅造成污染、资源浪费、安全隐患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油管防喷溅集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壳固定在外壳内,把手一与内壳铰接,立杆与把手一连接,挂钩与立杆通过滑块相连接,设置在内壳上的挂柱与挂钩相配合,排油管与内壳内部连通。
上述内壳及外壳均呈圆柱状,内壳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密封囊连接。
上述外壳上设置有把手二。
上述把手一通过铰链固定在内壳上。
上述排油管上设置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囊包住管柱,通过内壳与密封囊形成一个密封腔体,从而防止管柱卸扣后的液体喷溅。同时通过排油管收集并控制排放喷溅出来的液体,减少了石油资源的浪费损失及带来的安全隐患,为施工提供安全保障。于此同时把手一和把手二的设计符合人体工学,更便于工人操作。
四、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中,1-密封囊,2-外壳,3-内壳,4-挂钩,5-滑块,6-挂柱,7-立杆,8-把手一,9-手柄,10-铰链,11-阀门,12-排油管,13-把手二,14-合页。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内壳3和外壳2均呈圆柱状,内壳3固定在外壳2内并且其顶部和底部都与密封囊1相连接,把手二13与外壳2相连,并与把手一8处于同于水平位置,把手二13用于提拿集流器装置,带有手柄9的把手一8通过铰链10固定在内壳3上,并且能够绕铰链10旋转,立杆7与把手一8相连接,并能随着把手一8的旋转而上下移动,挂钩4与立杆7通过滑块5相连接,并能随着立杆7的上下移动而旋转,内壳3上设置有挂柱6,挂钩4挂在挂柱6上与合页14一起使内壳3及外壳2紧闭,排油管12穿过内壳3的侧部与内壳3内部相连,排油管12的开关由阀门11控制。参见图2,挂钩4挂在挂柱6上使内壳3及外壳2同时紧闭,挂钩4的内弧面曲率由大到小,挂钩4挂住挂柱6时,挂钩4越向下则内壳3及外壳2闭合越紧。
参见图3和图4,油管防喷溅集流器分为打开和工作两种状态,初始状态为打开状态,工作时,将其包裹在石油管道外,将把手一8向下板,把手一8带动立杆7向上运动,立杆7同时带动上下两个挂钩4顺时针方向旋转,并挂住挂柱6从而同时紧闭内壳3及外壳2,进而封堵住喷溅的石油,并在内壳3内形成有一定体积的空腔。当喷溅发生时,内壳3与密封囊1形成一个密封腔体,从而防止管柱卸扣后的液体自由喷溅,同时通过排油管12收集并控制排放喷溅出来的液体,可以通过排油管12收集喷溅出来的石油,直至喷溅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瑞民;景忠宏;景忠峰,未经王瑞民;景忠宏;景忠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31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速冷饮料用冰球
- 下一篇:一种客车空调顶置冷凝器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