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33606.6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5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章敏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敏威 |
主分类号: | A01B15/00 | 分类号: | A01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武义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耕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尤其是一种用于粉碎泥土的微耕机。
(二)背景技术
现有传统的微耕机,包括有机架、行走轮、手柄和刀片,所述行走轮呈中空的圆柱体结构,由若干行走铁条3间或布置围成,如图1所示,由于行走轮是镂空结构,在泥田中旋耕时,行走轮较易陷入,行走不畅,导致旋转耕刀越耕越深直至不能前进。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耕机,在行走轮腔内加设浮筒,有效避免了旋耕过程中行走轮的下限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耕机,包括有机架、行走轮、手柄和刀片,所述行走轮安装在机架的中后部,机架的后部固定有所述的手柄,所述行走轮呈中空的圆柱体结构,由若干行走铁条间或布置围成,所述行走轮腔内还设有中空的密闭浮筒,所述浮筒与行走轮可拆卸连接。
所述行走轮端部设有“十”字结构的连接筋,所述连接筋上设有通孔,所述浮筒的其中一个端面设有对应布置的螺孔,所述浮筒与行走轮通过贯穿通孔和螺孔的螺栓连接。
连接筋与行走轮一体成型。
所述连接筋上设有凸耳,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凸耳上。
所述通孔内表面设有螺纹。
所述浮筒呈圆柱体结构。
所述浮筒的直径为行走轮直径的三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在行走轮腔内加设了密闭浮筒,由于浮筒有较大的外圈面积及密闭结构,有效地将整个微耕机托浮在泥面上,避免了微耕机在旋耕过程中行走轮陷入泥田的现象,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2、提高了生产效率;3、能满足多种地貌的旋耕要求;4、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效果好。
(四)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微耕机的行走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行走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行走轮侧视图。
(五)具体实施例
参照附图2-4,一种微耕机,包括有机架1、行走轮2、手柄和刀片3,所述行走轮安装在机架的中后部,机架的后部固定有所述的手柄,所述行走轮呈中空的圆柱体结构,由若干行走铁条4间或布置围成,所述行走轮腔内还设有中空的密闭浮筒5,所述浮筒与行走轮可拆卸连接。所述行走轮端部设有“十”字结构的连接筋6,连接筋与行走轮一体成型,所述连接筋上设有凸耳7,所述凸耳上设有通孔,所述浮筒的其中一个端面设有对应布置的螺孔,所述浮筒与行走轮通过贯穿通孔和螺孔的螺栓连接。所述通孔内表面设有螺纹。所述浮筒呈圆柱体结构。所述浮筒的直径为行走轮直径的三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敏威,未经章敏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36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无线功能的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无菌传递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