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式地面固定支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34545.5 | 申请日: | 201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3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文;李敬华;赵兴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80 | 分类号: | E02D5/8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固定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面设施固定支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钻式地面固定支撑装置,是一种通过手工轻松钻入地面下并在地下撑开的装置,达到固定和支撑目的,应用在日常生活和救援场合的太阳伞、帐篷或牌架等物品的固定支撑。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伞等室外帐篷类物品的固定大多采用加底座的办法,虽然底座可以填充物品,但填充物品可能在撑伞的周围不容易找到;也有些底座不用填充物品,但由于本身重量太大,给搬运带来了不便;在风沙比较大的海边、沙漠、草原等场合常常需要固定帐篷和太阳伞等物架,而传统的地钉或桩式钉已无用武之地,无论是铝制翼型帐篷地钉还是三棱铝合金地钉或弯头帐篷地钉,当风力较大时很容易被拔离地面;此外,在将陷入泥坑的汽车拖出、抢险救灾和船舶锚钉等等许多时候需要固定绳索,总之,在生活的诸多方面都需要用到简便易携的绳索固定端或支撑架;但现有的固定装置普遍存在着结构简单,使用时不易深入地下,固定效果差,张力小,拉紧度小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和工具的不足,寻求设计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钻地式支撑工具,能通过手工钻入比较坚硬的土壤中,主体结构为螺旋线型的顶部安装一个螺旋钻头,当装置进入地下后,能将内部的支撑爪轻松地撑开或收回,把支撑爪与圆台的接触点作为支点,随着螺杆的推进,将支撑爪慢慢地打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为上下两层的可撑开结构,每一层制有三个支撑爪,且上下层支撑爪相位错开60°,主体结构包括螺旋钻头、下圆台体和上圆台体、下支撑爪和上支撑爪、外套管、内螺杆、紧固圈、下长方形槽和上长方形槽、铰接件、固定板和踏杆式摇柄;圆型金属外套管上端开口,外套管的下端处外侧套制紧固圈,外套管的下端内侧与紧固圈对应处伸出式固定制有螺旋钻头,螺旋钻头顶端部上侧置有倒结构的下圆台体,下圆台体上部的外套管内空间中通过铰接件固连转动式制有均匀分布三个爪组成的下支撑爪,下支撑爪上部置有倒结构的上圆台体,上圆台体的上部制有上支撑爪,下支撑爪、上圆台体和上支撑爪均固定在直杆状金属材料的丝杠式内螺杆上,外套管的上部内侧处固定制有可使内螺杆串过并转动的固定板,以便于内螺杆的旋转和稳固;丝杠式内螺杆的顶端横向固连式制有踏杆式摇柄;外套管的侧壁上对应着下支撑爪和上支撑爪的三个爪处分别制有竖向长方形槽,以便于内螺杆转动带动上、下支撑爪转动的同时伸出外套管进入地面中,使整个支撑装置牢固地插,住;螺旋钻头将整个装置轻松地钻入地下,用紧固圈紧固螺旋钻头;下、上支撑爪分别从下上长方形槽中支撑出,下上支撑爪分别铰接在铰接件上,铰接件套在丝杠式内螺杆上,且上下被固定;丝杠式内螺杆向下螺旋推进时,铰接件随丝杠式内螺杆一起向下运动,且不随内螺杆转动,使下上支撑爪一边向下插,一边往外撑开,较容易地在地下撑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先将整个装置通过摇柄钻入地下,然后,旋转丝杠式内螺杆,下、上支撑爪触及圆台,上下两层支撑爪各自顺着圆台打开,从而起到抓地作用;当回收装置时,反向转动踏杆式摇柄便可收起支撑爪,再将整个装置转出地面。
本实用新型利用仿生原理,在地下撑开如同植物的根系,可以起到更加牢固的抓地效果,设计两层撑开结构,使得装置的支撑更稳定,携带方便,既能打开又能收回,可以反复使用;其整体结构简单,原理安全可靠,使用操作方便,作用力和固定效果好,可以广泛用于帐篷、太阳伞等架牌的室内外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剖面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侧面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45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提高杀真菌剂效力的亚磷酸的钙盐
- 下一篇:一种格栅式钢筋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