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辊式双控可调宽幅热收缩带拉伸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34586.4 | 申请日: | 201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2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黄保东;孙丕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仕达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5/02 | 分类号: | B29C5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式双控 可调 宽幅 收缩 拉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伸机,具体涉及一种辊式双控可调宽幅热收缩带拉伸机。
背景技术
90年代中后期石油天然气行业开始应用热收缩带,后来拓展到城市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等领域。目前生产热收缩带的设备在技术上比较落后,影响了热收缩带的生产,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现有技术在生产热收缩带时,依靠生产PE基材时形成拉伸,经过射线辐照后涂胶,成为热收缩带,但由于自动化水平低,无法形成准确控制收缩率,大约在20-30%以内,收缩量不稳定,造成工程施工缓慢,耗时,耗能,包敷质量可靠性差,影响工程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辊式双控可调宽幅热收缩带拉伸机,该拉伸机解决了辐照后基材再拉伸的技术问题,可一步法生产热收缩带产品,形成连续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热收缩带的收缩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辊式双控可调宽幅热收缩带拉伸机,包括机架和辊轴,在所述机架的下部设置有上辊电机和下辊电机,在所述辊轴上设置有辊轮,所述辊轴通过安装其两端的固定轴座固定在机架上,在所述固定轴座的外侧设置有链轮,所述链轮固定在辊轴上,在链轮之间设置有传动链条;
在所述辊轮的旁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在所述辊轴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远红外加热装置。
所述辊轮包括三个上辊和两个下辊,所述上辊等间隔安装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下辊安装在同一水平线上。
在链轮之间设置有张紧装置。
所述链轮之间的直径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热收缩带在施工过程中的收缩率低的问题,利用不旋转式温控传感器,实现了基材拉伸、涂胶位一步法生产,使生产过程简化、统一,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产品质量可靠,大大提高了在施工中的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传感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辊的传动组合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辊的传动组合链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链轮轴上的远红外加热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辊;2.下辊;3.机架;4.辅助出辊;5.上辊电机;6.温度传感器;7.传动组合链;8.链轮;9.固定轴座;10.传感器固定梁;11.链轮张紧机构;12.远红外加热装置;13.辊轴;14.辅助入辊;15.下辊电机;16.传动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机架3,在机架3上设置有辊轮,辊轮包括上辊1和下辊2。上辊1设置了三个,下辊2设置了两个,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上辊1设置两个,下辊2设置三个。辊轮安装在辊轴13上,在辊轴13的两端有固定轴座9,在辊轮的旁边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在机架3的下部安装有上辊电机5和下辊电机15,在机架3的两个前后立柱上分别安装有辅助出辊4和辅助入辊14,在辊轴13的一端安装有链轮8,链轮之间通过传动组合链7传动动力。传动原理为,基材通过辅助入辊14进入,在上辊电机5的带动下,通过上辊1的传动组合链7,上辊1的链轮8转动,从而上辊1转动,使得基材进入上辊1,在下辊电机15的带动下,通过下辊2的传动组合链7,下辊2的链轮8转动,从而下辊2转动,使得基材进入下辊2,依据上辊电机5和下辊电机15的速度差,使得上辊1和下辊2的转速不同,对基材形成第一段拉伸,同理,基料经过其余的上辊1和下辊2,最终从辅助出辊4出去。
参见图3所示,温度传感器6安装在上辊1的传感器固定梁10上,温度传感器6可以安装在上辊1的上部,也可以安装在其下部。同理,温度传感器6也可安装在下辊2的传感器固定梁10上,关于下辊2的安装情况本图未标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仕达机器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仕达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45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