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电冰箱内门封条及一种电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35068.4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3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层良;肖剑;张相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3/02 | 分类号: | F25D2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王翀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电冰箱 内门 封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冰箱,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电冰箱内门封条及一种电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冰箱内门封条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气囊1和固定脚2,气囊1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气囊1的一侧与箱胆接触,气囊1的另一侧通过固定脚2卡在电冰箱门的门槽上。
由于气囊1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会形成拱力,造成气囊1不易变形,收缩效果不好,不能与箱胆很好的接触,有可能造成电冰箱门关不严,致使内门封条不能关严,节能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冰箱内门封条及一种电冰箱,其内门封条收缩性能好,能与箱胆很好的接触,密封效果好,节能效果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冰箱内门封条,包括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固定脚,所述第一气囊的一侧与箱胆接触,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气囊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固定脚卡在电冰箱门的门槽上;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气囊的第一侧与箱胆接触时,所述第一气囊被压缩在所述第二气囊里。
一种电冰箱,包括内门封条,所述内门封条包括: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固定脚,所述第一气囊的一侧与箱胆接触,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气囊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固定脚卡在电冰箱门的门槽上;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气囊的第一侧与箱胆接触时,所述第一气囊被压缩在所述第二气囊里。
本实用新型的内门封条包括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第一气囊与箱胆接触,在关上电冰箱门时,第一气囊被压缩在第二气囊中,收缩性能比较好,使得第一气囊能很好的与箱胆接触,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从而降低了能耗,节能效果理想,提高了电冰箱的档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冰箱内门封条的截面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电冰箱内门封条在一实施例中的截面结构图;
图3是图2中的内门封条在压缩状态下的截面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电冰箱内门封条在另一实施例中的截面结构图;
图5是图4中的内门封条在压缩状态下的截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一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电冰箱内门封条,如图2,包括第一气囊3、第二气囊4和固定脚21,所述第一气囊3的一侧与箱胆接触,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开口31;所述第二气囊4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41,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固定脚21卡在电冰箱门的门槽上;所述第一开口31和第二开口41密封连接,使得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4形成连通的结构;在所述第一气囊3的第一侧与箱胆接触时,所述第一气囊3被压缩在所述第二气囊4里,其压缩状态下的截面结构图如图3所示。
其中,如图2,所述第一气囊3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倒梯形,第一气囊3与箱胆接触的一侧可以为平面,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气囊3更好的与箱胆接触。
在一较优实施例中,为了对第二气囊4起到支撑作用,在第二气囊4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气囊5,可以对第二气囊4起到支撑作用。
在一较优实施例中,为了更大程度上阻止箱胆内部的气流外出,如图4,在第二气囊4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与所述箱胆接触的起密封作用的软侧翼6,在电冰箱门关上时,该软侧翼6与箱胆密封连接,其压缩状态下的截面结构图如图5所示,可以更大程度上起到密封效果,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内门封条起到双密封效果。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冰箱,其包括内门封条,其中内门封条的形状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内门封条的收缩性能比较好,使得第一气囊能很好的与箱胆接触,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从而降低了能耗,节能效果理想,提高了电冰箱的档次。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50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