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下泵的锥面密封与减压回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35448.8 | 申请日: | 201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5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易国雄;钟代琼;庞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工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F04D2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张江涵 |
地址: | 64302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下泵 锥面 密封 减压 回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液下泵,特别涉及一种液下泵的锥面密封与减压回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用于液下泵的泵体密封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泵体1、叶轮2、槽型密封圈3、联结管4、轴承箱5、轴6和护板7。由于护板7和泵体1的配合端面8为圆柱面,因此在护板7和泵体1之间必然存在间隙,这就导致较多的液体以高速冲损平垫圈3,尤其是腐蚀性液体,更会加速其磨损,缩短了它的寿命;然而同样由于泵内具有高压,而叶轮2与护板7之间由于装配关系必然存在的间隙,使得泵体内部一部分的液体进入到联结管甚至漫过联结管进入轴承箱,最终导致轴承的磨损和破坏,寿命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下泵的锥面密封与减压回流结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维护泵室的密封和运行压力,减少转动轴间隙液体的泄漏的液下泵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液下泵的锥面密封与减压回流结构,包括有轴,轴外套设有联结管。轴上 端连接有轴承箱,下端设有叶轮,叶轮外设有泵体,护板位于泵体的内孔中。在联结管上部和下部分别以其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有溢流孔,且护板与泵体之间的配合端面为圆锥面。
在所述叶轮上设有背叶片,且背叶片与护板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液下泵的锥面密封与减压回流结构中护板与泵体相配合的端面为圆锥面,该圆锥面配合使得护板与泵体之间几乎没有间隙,形成一种刚性密封,能有效地抗击高速液体冲刷和阻止液体及渣粒的泄漏。而溢流孔的设置使得转动间隙泄漏的液体排出联结管外,有效阻止液体沿联接管上升而对轴承箱内轴承等转动件的浸蚀。整个结构能维护泵室的密封和运行压力,减少转动轴间隙液体的泄漏,保护轴承转动件,使水泵使用寿命、稳定性得以很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中所示的液下泵的锥面密封与减压回流结构,包括有轴1’,轴1’外套设有联结管2’。轴1’上端连接有轴承箱3’,下端设有叶轮4’,叶轮4’外设有泵体5’,护板6’位于泵体5’的内孔中,在联结管2’上部和下部分别以其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有溢流孔7’,且护板6’与泵体5’之间的配合端面8’ 为圆锥面。由于护板6’与泵体5’相配合的端面8’为圆锥面,圆锥面配合使得护板6’,与泵体5’之间几乎没有间隙,形成一种刚性密封,能有效地抗击高速液体冲刷和阻止液体及渣粒的泄漏,而槽型密封圈9’能对残留漏液进行终极密封,从而有效维持泵室液体压力,实现液体的输送。延长密封实际有效性和提高泵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在所述叶轮4’上设有背叶片10’,且背叶片10’与护板6’之间具有间隙。由于现有技术中叶轮转动轴与泵体孔间有转动间隙,使得泵体内液体外泄致联接管内,而设立叶轮背叶片10’能有效平衡和减小泵体内液体外泄,同时,与外部的直接连通的联结管溢流孔7’的设置使得转动间隙泄漏的液体排出联结管2’外,有效阻止液体沿联接管上升而对轴承箱3’内轴承等转动件的浸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液下泵的锥面密封与减压回流结构,能维护泵室的密封和运行压力,减少转动轴间隙液体的泄漏,保护轴承转动件,使水泵使用寿命、稳定性得以很大的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工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工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54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顶双相不锈钢叶轮
- 下一篇:对壳体结构进行改良的涡卷式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