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套玉米收割机的发动机前端动力输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36837.2 | 申请日: | 201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6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智军;刘明;闫文俊;司马江峰;周春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69/06 | 分类号: | A01D69/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秦舜生 |
地址: | 471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套 玉米 收割机 发动机 前端 动力 输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领域,涉及一种发动机动力输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配套玉米收割机的发动机前端动力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常用的发动机前端动力靠曲轴皮带轮输出。通常情况下,曲轴皮带轮和曲轴由联接轮毂直连,通过半圆键或花键传递扭矩,输出动力。这种结构虽然设计简单,操作简便,但输出动力过大,皮带槽数过多(多于六个槽)时,往往容易出现皮带轮偏拉、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甚至会造成切键、滚键、曲轴折断等故障,大大降低了发动机曲轴的使用寿命,同时也给操作者带来不安全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可靠增加发动机前端输出动力(主要是皮带输出),而且使用、维修方便的配套玉米收割机的发动机前端动力输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一种配套玉米收割机的发动机前端动力输出装置,主要包括:内六角螺钉、支撑套管、轴承隔套、轴承、皮带轮、小螺栓、A垫圈、传动套管盖、传动套管、十字滑块、大螺栓、B垫圈、A挡圈、B挡圈;皮带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套管上,支撑套管通过内六角螺钉连接在发动机齿轮室盖上,传动套管通过大螺栓、B垫圈及半圆键连接到发动机曲轴上,十字滑块镶嵌在传动套管上,传动套管盖一端通过小螺栓、A垫圈连接皮带轮,一端通过自身牙嵌和十字滑块连接,形成动力输出闭环。
皮带轮内设置的轴承为一对,内侧的轴承两端分别装有A挡圈和B挡圈,外侧的轴承端面与皮带轮内端面持平,两轴承间设置有轴承隔套。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产生的积极效果是:可使皮带轮与曲轴有效脱开,避免曲轴受侧向弯矩;中间的十字滑块除传递动力外,还能有效克服因传动不同轴造成的轴承偏磨和卡死现象,延长了轴承寿命;双轴承结构,使受力更均匀,传动更平稳;维修方便的同时可以通过增加皮带轮槽数来增大动力输出,减少曲轴及皮带轮故障率。通过实验已经证明达到了预期设计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配套玉米收割机的发动机前端动力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附图所示,:配套玉米收割机的发动机前端动力输出装置主要包括:内六角螺钉1、支撑套管2、轴承隔套3、轴承4、皮带轮5、小螺栓6、A垫圈7、传动套管盖8、传动套管9、十字滑块10、大螺栓11、B垫圈12、A挡圈13、B挡圈14。皮带轮5通过轴承4安装在支撑套管2上,支撑套管2通过八个内六角螺钉1连接在发动机齿轮室盖上,传动套管9通过大螺栓11、B垫圈12及半圆键连接到发动机曲轴上,十字滑块10镶嵌在传动套管9上,传动套管盖8一端通过小螺栓6、A垫圈7连接皮带轮5,一端通过自身牙嵌和十字滑块10连接,形成动力输出闭环。
皮带轮5内设置的轴承4为一对,内侧的轴承4两端分别装有A挡圈13和B挡圈14,外侧的轴承4端面与皮带轮5内端面持平,两轴承间设置有轴承隔套3。
工作状态时,动力通过发动机曲轴传递到半圆键,再传递到传动套管9,传动套管9通过十字滑块10、传动套管盖8、螺钉6,最终经过皮带轮5完成输出。有效避免了曲轴受到侧向弯矩作用,使曲轴只受扭矩作用,同时通过调整半圆键可有效提升输出扭矩;中间的十字滑块10,除传递动力外,还能有效克服因传动不同轴造成的轴承偏磨和卡死现象,延长了轴承寿命;双轴承结构,使受力更均匀,传动更平稳,在增大输出动力的同时,可有效减少曲轴及皮带轮故障率。达到预期设计目标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68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往复式剪枝剪
- 下一篇:一种带状电子注行波管多级降压收集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