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级可调轮距高地隙拖拉机用最终传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37069.2 | 申请日: | 201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1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赵一荣;张宾;付卫东;郭付友;魏磊;邢文英;康春晓;杜晓晓;李虹;张明辉;张新风;吴永占;薛建中;卫保国;李梅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0 | 分类号: | B60B35/10;B60B35/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秦舜生 |
地址: | 471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级 可调 轮距 高地 拖拉机 最终传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拖拉机领域,涉及一种拖拉机用传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无级可调轮距高地隙拖拉机用最终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生产的中小型拖拉机产品中,具有各种较高地隙的拖拉机,以满足各种田间中耕作业的使用要求。现有技术中的这些拖拉机的前桥基本都具备能够调节轮距的能力,但其后桥总成却由于结构限制,无法或只能有级调节后轮轮距,从而导致这些拖拉机在使用中由于轮距的限制难以满足不同作物的使用要求,造成拖拉机使用功能的浪费。而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用户对这种中耕拖拉机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无级可调轮距的高地隙拖拉机最终传动机构,以满足各种作物农田中耕作业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级可调轮距高地隙拖拉机用最终传动结构,以满足拖拉机用户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级可调轮距高地隙拖拉机用最终传动结构,主要包括半轴、套管、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壳体、压盖、驱动轴、双控挡圈、平键、压盖座;主动齿轮通过半轴、套管与拖拉机的后桥总成联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安装在壳体内,套管与壳体通过螺栓及螺母联接,从动齿轮与驱动轴通过花键联接,压盖座及压盖通过平键和螺栓安装在驱动轴上。
驱动轴上通过螺钉安装有双控挡圈。
压盖座上设置有车轮固定螺钉及螺母。
本实用新型可达到如下积极效果:采用无级可调轮距高地隙拖拉机用最终传动结构,传动路线清楚,结构简单实用,可快速无级调整高地隙拖拉机后轮轮距,即实现高地隙后轮轮距可调。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地隙拖拉机用最终传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所示,一种无级可调轮距高地隙拖拉机用最终传动结构,主要包括半轴1、套管2、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壳体7、压盖8、驱动轴10、双控挡圈11、平键13、压盖座14;主动齿轮5通过半轴1、套管2与后桥联接,可将中央传动的动力传输到从动齿轮6;套管2与壳体7通过螺栓3及螺母4联接,主动齿轮5安装在半轴1上,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6啮合安装在壳体7内,从动齿轮6与驱动轴10通过花键联接,从而实现将动力传输到驱动轴;压盖座14及压盖8通过平键13和螺栓9安装在驱动轴10上,可实现压盖座14在驱动轴上位置的连续变化,即轮距的无级调整;双控挡圈11通过螺钉12安装在驱动轴10上防止压盖座14从驱动轴10上滑出;驱动轮总成通过车轮固定螺钉15及螺母16固定在压盖座14上,从而最终实现动力传输至驱动轮总成,实现车辆移动。
拖拉机启动之后,后桥中央传动带动半轴1转动,安装在半轴1上的主动齿轮5通过花键随着半轴1一起转动,从动齿轮6与主动齿轮5啮合一起转动,从动齿轮6与驱动轴10为花键配合,从而通过花键带动驱动轴10转动,驱动轴10通过平键13带动压盖8及压盖座14转动,压盖8及压盖座14带动通过车轮固定螺钉15及螺母16安装在其上的驱动轮转动,最终实现车辆移动。
采用上述无级可调轮距高地隙拖拉机用最终传动结构,传动路线清楚,结构简单实用,可快速无级调整高地隙拖拉机后轮轮距,即实现高地隙后轮轮距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70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