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由边圆弧倒角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37570.9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5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邢少斌;虞汉波;韩集群;王雄康;刘泽浩;游阔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4 | 分类号: | G01B5/24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李东来;郭晓桂 |
地址: | 51072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 圆弧 倒角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船舶压载舱自由边圆弧角的检测器。
背景技术
船舶空载时,其压载舱内往往会盛放压载物(如海水)以使船舶航行稳定并便于操作。而海水是种具有高腐蚀性的介质,其会对压载舱造成腐蚀,进而严重威胁船舶的航行安全和结构安全,而压载舱的涂层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压载舱的被腐蚀程度,为此,国际海事组织(IMO)对压载舱涂层的性能越来越重视,并颁布了《涂层性能标准》(PSPC),该标准对新造船舶的管理和质量技术提出了更高更精细的要求,如,《涂层性能标准》中明确规定,涂装前必须对压载舱自由边进行倒角打磨处理,该倒角的半径(R)为2mm。显然,自由边倒角打磨是一项工作量大、尺寸要求高的任务。
现有的自由边倒角打磨方式,一般是由打磨工人在打磨现场进行手工打磨。而打磨过程中主要通过打磨工人的肉眼观察或者指端触摸去判断是否打磨到位。而对打磨工人(特别是对于没有这方面打磨经验的打磨工人)来说,通过肉眼观察或者指端触摸的方式去判断往往会出现判断错误的情况,最终造成自由边倒角打磨打偏或打磨不到位或打磨过度的情况发生;另外,打磨工人打磨过程中往往需要经过反复观察、反复触摸后才会做出判断,显然其检测以及打磨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由边圆弧倒角检测器,其操作方便,可大大提高倒角打磨的准确度以及打磨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由边圆弧倒角检测器,包括第一板件以及第二板件,所述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结合成“L”型板件结构,所述的“L”型板件结构的拐角处有圆弧倒角,该倒角的半径为2mm。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L”型板件结构的拐角处设置有半径为2mm的圆弧倒角,可在打磨过程中随时将“L”型板件结构靠模到已初步打磨的自由边上,并由于“L”型板件结构的拐角处的圆弧倒角为标准角,所以打磨工人通过观察自由边的圆弧倒角与“L”型板件结构拐角处的圆弧倒角之间是否贴合以及贴合程度即可判断是否打磨到位或者打正,以便在出现打磨打偏或打磨不到位的情况下马上进行修正打磨或者将其打磨到位,并同时避免打磨过度的情况发生,相比仅仅靠肉眼观察或者指端触摸去判断的方式,采用本检测器去辅助检测可大大提高倒角打磨的准确度和打磨工作的效率,并且检测操作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是本实用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由边圆弧倒角检测器,包括第一板件1以及第二板件2,所述的第一板件1和第二板件2结合成“L”型板件结构,所述的“L”型板件结构的拐角处有圆弧倒角3,该倒角的半径为2mm,打磨工人可在打磨过程中随时将“L”型板件结构靠模到已初步打磨的自由边上(如图2所示),并由于“L”型板件结构的拐角处的圆弧倒角3为标准角,所以打磨工人通过观察自由边的圆弧倒角与“L”型板件结构拐角处的圆弧倒角3之间是否贴合以及贴合程度即可判断是否打磨到位或者打正,以便在出现打磨打偏或打磨不到位的情况下马上进行修正打磨或者将其打磨到位,并可同时避免打磨过度的情况发生,大大提高了倒角打磨的准确度和打磨工作的效率,并且检测操作十分方便。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第二板件2的左下端有内凹的圆弧角4,该圆弧角4的弧度为90度,半径为2mm,通过该圆弧角4可将检测器直接靠模到压载舱的狭小位置(如过焊孔、流水孔等)的圆弧倒角上去检测打磨情况,进而提高打磨和检测效率。
如图1所示,所述的第一板件1的左表面分别与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圆弧过渡,该圆弧角的半径为2mm,打磨工人通过长期对该标准圆弧角的观察以及触摸,可增强对半径为2mm的圆弧倒角的视觉以及触感认识,有助于在打磨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打磨量。所述的第一板件1和第二板件2的厚度可以为8mm,此厚度能产生较好的视觉感以及较好的触摸感。
如图1所示,所述的第一板件1或第二板件2的正面有贯穿背面的通孔5,该通孔5中套装有环扣(图中末表示),以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本检测器。
如图4所示,所述的第一板件1有向左延伸的延伸部6,使第一板件1与第二板件2之间形成“T”型结构,延伸部6和第二板件2的交接处有圆弧倒角7,该倒角的半径为3mm,通过该圆弧倒角7可对船舶舷顶自由边等特殊位置(该特殊位置要求自由边的圆弧角的尺寸为3mm)的倒角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75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靶向GLI2的RNA拮抗剂
- 下一篇:形成鉴别标记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