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地暖模块集成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38213.4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2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吕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国华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E04F15/18;F24D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4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地 模块 集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地暖模块集成。
【技术背景】
目前地暖都是利用在地面上采用建筑的方式铺设取暖设备,比如先在水泥地面上铺上隔热层膜,再在隔热层上铺设水暖管,最后在水暖管上面浇上混泥土抹平,待混泥土干了以后再进行地板施工,这种施工方式复杂,而且维修不便。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70248.0所述的一种绝热保温的地暖装置,虽然与传统的水泥砂浆方式建筑地暖装置有所区别,但仍然是将地暖设备建筑于地板上。
这些方式存在的问题是:一,施工复杂,多工种交替,施工周期长,维护难度大;二,一次性永久铺设,铺设好后无法移动,更不可随家搬迁;三,需要专业人员铺设和维护。
所以一种铺设过程简单,维护方便的地暖设备是非常实用的,而且地暖可随家搬迁的话,可重复使用,既环保又降低了地暖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地暖模块集成集成,所述水水地暖模块集成集成为多层结构,直接铺设于地板上接通取暖源即可使用;其包括装饰层,取暖层和保温层,所述取暖层位于所述装饰层和保温层之间;多个所述水水地暖模块集成集成之间可组合拆卸。
所述的取暖层可为水暖管,预埋于所述保温层和装饰层之间,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水暖管为中空结构,当多个水地暖模块集成组合时,水暖管的两端可与其它水暖管相互连通。所述水地暖模块集成还可进一步包括水暖管连接件,当所述多个水地暖模块集成连接时,通过所述水暖管连接件将所述水暖管连接于一体,防止渗水。
所述装饰层可以设计为铁板,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为了达到良好的取 暖目的,应尽量将热量传导至装饰层,可以在所述保温层和取暖层设置反射膜,将取暖层的热量向装饰层反射,防止热量散失到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地暖设备的安装复杂而且昂贵的问题,可根据需求自行安装,维护也很方便,当其中一个模块坏掉时,只需换掉该模块即可,无需请专业人员再次对地板进行建筑施工;而且该模块还可重复多次使用,在搬家或者装修时可拆下各模块,需要使用时再安装上去,环保而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的水地暖模块集成为多层结构,包括装饰层1,取暖层2和保温层4,所述取暖层2位于所述装饰层1和保温层4之间;多个水地暖模块集成之间可组合拆卸。该水地暖模块集成可设计为多种标准尺寸,直接铺设于地板上,接通取暖源即可使用,也可将多个水地暖模块集成根据需要拼接成各种尺寸和形状,可适应多种场合。
所述的取暖层2可设置为水暖管,预埋于装饰层1和保温层4之间,价格低廉,安全方便。水暖管为中空结构,当多个水地暖模块集成组合时,一个水暖管可与其它模块的水暖管相互连通。为了使取暖层2均匀发热,可将水暖管设计成盘旋或曲折的形式,如图2所示,并使之分布均匀。
水暖管之间的连通方式可以是直接将水暖管一端套于另一个水暖管上,也可通过水暖管连接件5将水暖管连接于一体,比如采用管箍,弯头,活结头等连接件将不同的水暖管连接起来,可根据不同的水暖管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采用水暖管连接件5连接水暖管可更好的防止渗水,而且当出现连接不紧密的情况时,可单独更换水暖管连接件5。
所述装饰层1主要是装饰和保护取暖层2,可选用铁板制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为了达到良好的取暖目的,可以在所述保温层4和取暖层2之间设置反射膜3,将取暖层2的热量反射至装饰层1,使热量尽量保持在取暖层2和装饰层1之上,而不至于散失到保温层4。
保温层4主要是为了防止热量散失,若没有该层,取暖层2的热量会大 量地散失到地板之中,使取暖的效果大为降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地暖设备安装复杂而昂贵的问题,其制作为各种标准尺寸,使用户可自行安装和拼接成需要的形式,维护也非常方便。维修时也无需再请专业人员进行施工。该模块还可重复多次使用,安全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国华,未经吕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82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