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二端保护元件及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38554.1 | 申请日: | 201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7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蒲润昌;龚小云;李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瑞和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保护 元件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二端保护元件及电路。
背景技术
PTC热敏电阻是一种对异常温度及异常电流自动保护、自动恢复的保护元件,可用来取代传统的保险丝实现过载保护。过载保护用PTC热敏电阻现已广泛用于马达、变压器、开关电源、电子线路等的过流过热保护中。
用PTC热敏电阻实现过载保护是这样完成的,在线路中的电流过大时,PTC热敏电阻通过阻值突变来消耗掉多余的电流值,从而克服了传统保险丝熔断后无法自行恢复的缺点。
现有的PTC热敏电阻实现过载保护时通常都是单个使用,在大电流或者短路时出现的过载电流脉冲过快,在PTC还没有反应时已经将电路内部的晶体管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流二端保护元件及电路,具有快速的保护动作,在大电流或者短路时能够迅速做出保护,从而有效地避免过快电流脉冲对电路内部晶体管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直流二端保护元件,包括正引出端子、负引出端子、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PTC热敏电阻,PTC热敏电阻的一端连接正引出端子,PTC热敏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负引出端子,所述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PTC热敏电阻均置于固化的环氧树脂层或绝缘塑胶层内。
其中,所述PTC热敏电阻为PTC陶瓷热敏电阻或PTC有机聚合物热敏电阻。
其中,所述的正引出端子和负引出端子为镀锡引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直流保护电路,包括用于连接电源和晶体管的直流二端保护元件,所述元件包括正引出端子、负引出端子、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PTC热敏电阻,PTC热敏电阻的一端连接正引出端子,PTC热敏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负引出端子,所述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PTC热敏电阻均置于固化的环氧树脂层或绝缘塑胶层内。
其中,所述的晶体管为大功率MOS管、三极管或可控硅。
其中,所述PTC热敏电阻为PTC陶瓷热敏电阻或PTC有机聚合物热敏电阻。
其中,所述的正引出端子和负引出端子为镀锡引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PTC热敏电阻单个使用无法适应快速过载脉冲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利用二极管与PTC热敏电阻串联,二极管的导通限流使得PTC热敏电阻在过快电流脉冲下也能正常动作,从而有效地避免过快电流脉冲对电路内部晶体管的影响。另外,本新型还能够显著提高工程师的设计效率、同比降低设计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所设计电路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直流二端保护元件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直流二端保护元件与可控硅连接的应用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直流二端保护元件与三极管连接的应用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直流二端保护元件与MOS管连接的应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PTC热敏电阻是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直流二端保护元件,包括正引出端子+、负引出端子-、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PTC热敏电阻R1,PTC热敏电阻R1的一端连接正引出端子1,PTC热敏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负引出端子2,所述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PTC热敏电阻R1均置于固化的环氧树脂层或绝缘塑胶层内。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PTC热敏电阻单个使用无法适应快速过载脉冲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利用二极管与PTC热敏电阻串联,利用二极管的导通限流后使得PTC热敏电阻动作,从而有效地避免过快电流脉冲对电路内部晶体管的影响。另外,本新型还能够显著提高工程师的设计效率、同比降低设计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所设计电路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瑞和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瑞和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85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水解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加碱设备
- 下一篇:废旧导线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