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冲击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39165.0 | 申请日: | 201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8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星昱;陆旻;王宁;章定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4 | 分类号: | H01H50/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冲击继电器,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低压电器中的继电器,主要在电力配电系统中作控制其他电器或作主电路的保护之用。作为舰船用继电器其性能除了满足继电器的基本功能外,还应耐受舰船所处的机械环境和气侯环境要求,如耐冲击振动要求。
实现耐冲击振动的传统作法是从触头糸统的结构设计上加以保证,这往往造成触头系统机构复杂,而且可靠性较差。而现有的一般继电器在受到外部冲击振动时,容易引起动静触头的误动作,特别是在海上等恶劣环境中,这种误动作的可能性更大,严重的时候会酿成重大事故。
专利号为ZL01210551.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超小型连体继电器,该继电器具有一定的抗震效果,但是该继电器是用于汽车车门及车窗的控制,其体积是同类产品的1/3,所以结构上有很大的变形。该继电器的动静铁芯触头变形为动静触片,并采用衔铁与弹簧片结合的结构来达到抗振的目的。这种结构的继电器明显不能适用于海上等恶劣环境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的耐冲击振动的继电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抗冲击继电器,包括机座,线圈设于机座上,机身设于机座的顶部,连杆及拐臂分别设于机身的两侧,连杆与拐臂相连,其特征在于:在线圈设有独立的左动铁芯及右动铁芯,在左动铁芯与右动铁芯之间设有弹簧,连杆与左动铁芯相连,拐臂与右动铁芯相连。
进一步,所述连杆与所述左动铁芯相连之间及所述拐臂与所述右动铁芯之间分别通过销相连。
所述机身由罩盖住。所述连杆呈L形。所述拐臂(4)呈L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能力,尤其在船舶的冲击、振动和倾斜摇摆过程中能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冲击继电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应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对本实用新型所作各种等价形式的改动或修改,同样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范围之內。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冲击继电器,包括罩1、 机身2、 连杆3、 拐臂4、 销5、左动铁芯6、 线圈7、 机座8及右动铁芯9。连杆3及拐臂4皆呈L形。
罩1位于最上端将上部机身2罩住,连杆3从左侧插入机身2,拐臂4从右侧插入机身2,连杆3与拐臂4相连,在机座8上固定线圈7,在线圈7设有独立的左动铁芯6及右动铁芯9,在左动铁芯6与右动铁芯9之间设有弹簧,连杆3与左动铁芯6之间及拐臂4与右动铁芯9之间通过销5相连。
其工作原理如下:正常情况下,线圈7得电后,动铁芯吸合,压缩位于线圈7内部的弹簧,带动连杆3和拐臂4这两个联动机构对触头进行动作,两对常闭触头断开,两对常开触头闭合。而当受到外部冲击时,动铁芯的一左一右结构正好组成一个平衡机构。假设有一水平方向的冲击(此处设定该冲击的方向为从左向右),则整个部件会产生水平方向向右的运动趋势,弹簧也会产生一个压缩的趋势,但同时左铁芯6会对弹簧的拉力产生了反作用力,出于惯性,产生的这个反作用力相对于整个机座的方向是由右向左,从而保持其原有状态不变。由于左铁芯6与连杆3之间通过销 5连接,铁质的铁芯与连杆3的形变可以忽略不计,则左铁芯6产生的反作用力牵制了连杆3的动作。由结构图可见,连杆3与拐臂4通过销5连接,从而又限制了拐臂4运动,同理拐臂4又制约了右铁芯9的动作。在整个冲击过程中,由销5、弹簧 (位于线圈内部)为接点而形成的铁芯、 连杆3、 拐臂构成的矩形状结构达到了互相制约的动态平衡,最终阻止了触头由于冲击而产生的误动作。而假设有一个垂直方向的冲击时,由于继电器底部线圈、动铁芯、机身和座架的质量占到整个继电器的绝大部分质量,所以冲击对占绝小部分的触头和连杆机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依旧保持继电器原有状态。
综上所述,只要在受到冲击振动时,动铁芯不发生位移运动,则通过销跟其联系的连杆拐臂均不会运动,触头即可以保持原有状态不动作。该实用新型即通过如此的平衡机构,从而达到抗冲击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91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保持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旋钮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