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臭塔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39282.7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0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温少强;温超凡;李想;程金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至润油脂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38 | 分类号: | B01D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3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臭塔,尤其是一种应用于油脂化工中的脱臭塔。
背景技术
脱臭为油脂加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为了脱除油脂中异味及少量的低沸物,通常采用脱臭塔作为除臭装置,常用的有板式脱臭塔设备和填料式脱臭塔设备,由于板式脱臭塔设备因为其占用面积比较大,处理的效率低等缺陷而应用不是那么广泛。相比之下,填料式脱臭塔因其结构简单,效率高而备受青睐。
目前常用的填料式脱臭塔也比较低,比如在脱臭塔内设置喷气管,这类喷气管的脱臭面和加热面较小,油脂与其接触的面积也比较小,从而造成这些填料式脱臭塔在脱除异味少的植物油时,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但是这些脱臭塔在加工异味大的动物油脂时,特别是腥臭味重的鱼油时,往往很难讲油脂中的异味彻底脱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增加油脂与脱臭蒸汽的接触面从而能有效提高脱臭效率的脱臭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脱臭塔,包括填料塔和蒸汽塔,所述填料塔置于蒸汽塔的上部。
所述填料塔的顶部设有一个开口,该开口作为真空开口,与本脱臭塔所需的一个真空系统连接。填料塔的上方的侧壁还设有一开口作为物料的入口,即为进料口,所述填料塔内设有填料,能有效地提高蒸发效率。
所述蒸汽塔设有进气管,蒸汽塔内设有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上设有多个喷气管,所述喷气管为中空管,所述喷气管呈环形阵列,且为内环和外环两个同心的环形阵列。其中,外环的喷气管的直径要大于内环的喷气管的直径。由于在加热盘管上增多了一圈的喷气管,使得油脂和蒸汽的接触面积增加。
所述蒸汽塔的下部设有出油口,脱臭的油脂从该口排出,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填料式脱臭塔中的喷漆盘管加多的改进措施,强制增加油脂在脱臭塔中的脱臭和加热面,提高油脂与高温脱臭蒸汽增加接触面积与接 触次数,提高蒸汽与油脂液膜的接触面积,这样油脂中的异味低沸物充分与脱臭蒸汽接触达到脱臭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附图2为加热盘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1所示,一种脱臭塔,包括填料塔1和蒸汽塔2,填料塔1置于蒸汽塔2的上部。
填料塔1的直径为2500mm,塔身高8000mm,在其顶部设有第一开口31,通过第一开口31与真空系统连接。填料塔1的上方的侧壁还设有第二开口32,第二开口32也为进料口。
蒸汽塔2设有进气管21,蒸汽塔的下部设有出油口22,脱臭的油脂从该口排出,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蒸汽塔2内设有加热盘管23,加热盘管23上设有多个喷气管。
如附图2所示,喷气管为中空管,高度为750mm,且分为第一喷气管41和第二喷气管42。
喷气管呈环形阵列,且分为内外两个环形阵列,其中第一喷气管41设有八个,置于外环,该喷气管的内径为80mm。
内环阵列有七个第二喷气管42,其内径为50mm。
且由第一喷气管41所组成的外环的半径为1000mm,由第二喷气管42所组成的外环的半径为500mm。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至润油脂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至润油脂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92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枕螺栓动力扳手
- 下一篇:一种分子蒸馏脱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