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39648.0 | 申请日: | 201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6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何光彩;姚华;钟雄光;彭超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立体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3;G02F1/1343;G02B27/2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湘;高为 |
地址: | 20012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图像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立体图像显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兼具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显示模块功能和视差栅栏模块功能的一体化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立体(3D)图像显示装置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眼镜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和无眼镜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自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中眼镜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了偏振眼镜、快门眼镜和红蓝眼镜等,眼镜的存在会导致观看者感觉不方便并可能会引起眼科疾病。而无眼镜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仅仅通过直接观看屏幕就能够欣赏立体图像,因此,当前正对自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进行研究。
无眼镜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像显示方法包括有透镜方法、全息方法以及视差栅栏方法。由于透镜方法和全息方法具有复杂的结构以及需要高额的费用,因此,它们仅用于特定的应用。
其中,视差栅栏方法被积极研究、开发并开始商业利用。这种方法中,使用了被称为栅栏条纹的细条纹状的遮光缝隙。例如,在距离遮光缝隙后方一定间隔的位置上交替显示条纹状的右眼用图像以及左眼用图像,通过经过遮光缝隙观看,从而设定成仅右眼用图像进入观察者的右眼,仅左眼用图像进入观察者的左眼。由此不用眼镜也可以观看立体图像。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视差栅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视差栅栏10包括依次由上向下堆叠设置的偏光片11、第一透明电极基板121、液晶层122以及第二透明电极基板123,其中,第一透明电极基板121、液晶层122以及第二透明电极基板123共同基本组成视差栅栏液晶盒12,具体地,第一透明电极基板121和第二透明电极基板123均为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金属氧化物)导电玻璃层,ITO导电玻璃层相向于液晶层122的一面上设置有ITO电极。第一透明电极基板121和第二透明电极基板123上的ITO电极的具体形状不是限制性的。当给液晶盒加电时,直线偏振光垂直射入液晶层后,其偏光方向会被不上电的液晶扭转90度(以TN液晶为例,不通电时,通过液晶光线的偏振角度旋转90度,通电时,ITO电极作用部分通过的光线偏振角度不旋转,ITO电极不作用部分通过的光线的偏振角度旋转90度),从而使得视差栅栏液晶盒12可以在平行偏振片间遮光,从而可以显示栅栏。
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的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TFT-LCD 20一般地包括依次由上向下堆叠设置的偏光片21、彩色滤光片221、液晶层222、透明电极基板223、以及偏光片23,其中彩色滤光片221、液晶层222、第二透明电极基板223共同基本组成TFT液晶盒22。由于彩色滤光片221的存在,TFT液晶盒22是彩色液晶盒。具体地,透明电极基板223可以为ITO导电玻璃层,ITO导电玻璃层相向于液晶层222的一面上设置有薄膜晶体管(TFT)电路层。该TFT-LCD 20可以实现二维彩色的图像显示。
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的采用视差栅栏方法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为方便地实现3D图像显示,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采用胶水等将图1中所示的视差栅栏10贴合于图2所示的TFT-LCD 20上,从而可以实现3D图像显示。这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组装简单。但是其相比于二维图像显示装置(例如TFT-LCD)厚度和复杂度大大增加、透光度下降,最佳3D观看距离距屏幕较远。
有鉴于此,由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厚度大、结构复杂以及透光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包括:
第一偏光片,
第二偏光片,以及
置于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之间的视差栅栏液晶盒和TFT液晶盒;
其中,所述视差栅栏液晶盒与所述TFT液晶盒之间直接堆叠接合。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视差栅栏液晶盒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层、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的第一液晶层;所述TFT液晶盒包括彩色滤光片、第二液晶层以及带薄膜晶体管电路层的透明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二液晶层置于所述彩色滤光片和所述带薄膜晶体管电路层的透明电极层之间。
较佳地,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可以与所述彩色滤光片之间直接堆叠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立体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立体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96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