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玻璃生产用的焊料膏点印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0475.4 | 申请日: | 201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2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世忠 |
主分类号: | C03B23/24 | 分类号: | C03B2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玻璃 生产 焊料 膏点印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建筑真空玻璃板专门用设备-生产真空玻璃板用的焊料点布机上的重要部件,玻璃焊料膏点印头是用来把玻璃焊料膏印制在玻璃表面上形成网络布局的支撑点。
背景技术
真空玻璃必须实现大批量、低成本、工业化的生产,才能克服价格瓶颈,成为为广泛应用的建筑节能产品,并满足建筑市场的巨大需求。
ZL 2007 2 0003499.7《生产建筑真空玻璃板的焊料膏点布头》公开了一种生产建筑真空玻璃的专用玻璃焊料点布机上的重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方法,它成为生产不设抽气口的真空玻璃,即ZL 2005 2 0005603.7《建筑真空玻璃板》生产技术的配套系列发明之一。
在真空玻璃中试生产过程中发现,上述发明还存在下述缺点:1、制备的玻璃焊料支撑点形状一致性欠佳;2、布点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试验研究表明,在ZL 2007 2 0003499.7《生产建筑真空玻璃板的焊料膏点布头》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点布头的结构和工作方法,可以显著的提高真空玻璃的外观质量,并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有力的解决上述发明的不足。
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玻璃真空玻璃板的玻璃焊料膏点印头,该玻璃焊料膏点印头是玻璃焊料点布机的重要部件,用来在玻璃表面上,精确的印制出大小和形状一致性好的点状玻璃焊料体,形成支承点,从而提高建筑真空玻璃的质量,而且新发明应该成倍的提高支撑点印制效率。
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新型焊料膏点印头是在原来的凹印辊筒一周有一个支撑点成型推出机构的基础上,改变为凹印辊筒一周有六个或更多个支撑点成型推出机构。而且在过程中,增加了焊料压实工位和涂调和油工位。为此改变了异形凸轮的轮廓形线,使凹印辊筒每转一周,可以实现支撑点的成型、压实和推出印制操作,在玻璃表面上,形成六排或更多排玻璃焊料膏的支撑点。而且,增加了压实工位,提高了支撑点的大小、形状的一致性。增加了涂调和油工位,使能玻璃焊料支撑点易于推出和粘附于玻璃上。
具体的说,玻璃焊料膏点印头是焊料点布机的一个重要部件。焊料膏点印头由安装架、固定轴、异形凸轮、凹印辊筒、支撑点成型推出机构、压实挡板、涂调和油辊、清洁辊、上料器、定高轮和步进电机等组成。固定轴和清洁辊、上料器、压实挡板、涂调和油辊、定高轮和步进电机都安装在安装架上。凹印辊筒套在固定轴和异形凸轮的外面,并在步进电机的推动下围绕其转动。支撑点成型推出机构均布在凹印辊筒上。安装架底部的定高轮保证凹印辊筒与玻璃表面间的精确距离。在步进电机的驱动下,凹印辊筒转动过程中,完成焊料膏的上料、压实、涂调和油、推出印制和清洁。
凹印辊筒为一个长筒,安装着支撑点成型推出机构。为了提高印制速度和制造方便,一般设计有5~20排支撑点成型推出结构。定高轮设计有精确微调机构,保证凹印辊筒与玻璃表面有精确的距离,保证支撑点成型推出机构成型、推出的玻璃焊料支撑点正好印制在玻璃表面上。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焊料膏点印头,安装在生产建筑玻璃真空玻璃板的焊料点布机上,把玻璃焊料膏体成型、推出,在玻璃表面上精确的印制出大小形状一致性好的支撑点,显著地提高建筑真空玻璃的质量。特别是把制备支撑点的速度提高到原来的六倍或更多,显著地提高了真空玻璃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端面结构和动作原理图,附图3是附图2的A、C工位放大图。
图中,1-安装架、2-固定轴、3-异形凸轮、4-支撑点成型推出机构、5-上料器、6-凹印辊筒、7-压实挡板、8-定高轮、9-步进电机、10-玻璃、11-涂调和油辊、12-清洁辊、13-玻璃焊料、14-钢球限位调节螺母、15-钢球、16-推出活塞体、17-弹簧、18-推出针、19-支撑点成型推出机构安装体和20-玻璃焊料体。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说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
附图1中的固定轴(2)、上料器(5)、压实挡板(7)、定高轮(8)、涂调和油辊(11)、清洁辊(12)和步进电机(9)都安装在安装架(1)上。凹印辊筒(6)安装在固定轴(2)和异性凸轮(3)的外面,并在步进电机(9)的推动下转动。支撑点成型推出机构(4)安装在凹印辊筒(6)上。安装架(1)底部的定高轮(8)保证凹印辊筒与玻璃表面(10)间的精确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世忠,未经王世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04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