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套弹性夹紧式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1363.0 | 申请日: | 201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9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智慧;陆小兵;葛珍晓;蒯志刚;顾鹤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飞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夹紧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加工夹具,特别是一种用于插削加工的夹持圆套类工件的夹具。
背景技术
内齿圈是一种典型薄壁圆套零件,插削加工内齿时其定位、夹紧的夹具结构对插齿质量有较大影响。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结构简单、装夹可靠的整体圆套筒作定位元件,辅以多只螺栓加压板的压紧机构夹持。此种结构的夹具为了便于工件装卸,工件与套筒采用间隙配合。但是,两者配合间隙直接影响插削加工的内齿分度圆与外圆的同轴度。另外,压板类压紧机构装夹烦琐,松紧不均,易造成内齿圈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合理、定位准确、均匀夹紧、装卸容易的圆套弹性夹紧式夹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圆套弹性夹紧式夹具,它由螺母套、手柄和夹具体组成。所述螺母套外壁设有手柄。所述夹具体为有厚底边的薄壁圆筒结构,内孔设有台阶,上端内孔与工件内齿圈间隙配合,筒口设有外锥螺纹与螺母套配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夹具体筒口处环外锥螺纹段均布3~6只宽1.5mm~3mm的轴向开口槽,在筒口外锥螺纹末端设有环外壁的圆弧凹槽,筒口内壁相对应位置也设有圆弧凹槽。
上述结构中的夹具体为合金钢构件,经热处理后硬度为HRC60~62。夹紧时利用螺母套与夹具体筒口的外锥螺纹配合,使夹具体筒口段产生弹性变形而锁紧工件。卸下工件操作同装夹操作相反,旋松螺母套,夹具体筒口依靠自身弹性恢复原状即可取出工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圆套弹性夹紧结构简单、制作容易;
2、旋紧螺母套,利用夹具体筒口弹性变形消除配合间隙,减少定位误差,提高加工的内齿分度圆与外圆的同轴度;
3、工件与圆套弹性夹紧结构相套合,装卸方便,减少辅助工时,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夹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中所示的圆套弹性夹紧式夹具,它由螺母套1、手柄2和夹具体3组成。所述螺母套1外壁上设有手柄2,外置的手柄2有利于旋动螺母套1。所述夹具体3为有厚底边的薄壁圆筒结构,内孔设有台阶,上端内孔与工件内齿圈4间隙配合,筒口设有外锥螺纹与螺母套1配合。本实施例在夹具体3筒口处环外锥螺纹段均布3只宽2mm的轴向开口槽3.2,在筒口外锥螺纹未端设有环外壁的圆弧凹槽3.1,筒口内壁相对应位置也设有圆弧凹槽3.3。本实施例中的夹具体3为Cr12钢质构件,经热处理后硬度为61。夹具体3内置工件内齿圈4后,板动手柄2旋紧螺母套1,螺母套1与夹具体3筒口处锥螺纹配合,使筒口产生弹性收缩,即消除夹具体3与工件内齿圈4的配合间隙,实现定位夹紧。插齿加工结束后,卸下内齿圈4的操作步骤是,旋松螺母套1,夹具体3筒口依靠自身弹性恢复原状。因夹具体3与内齿圈4之间存在较大的配合间隙,便于内齿圈4取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圆套弹性夹紧结构消除与内齿圈的配合间隙,使得插齿加工误差少,有效提高产品加工质量,同时也节省辅助工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飞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飞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13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自行车用无线电池组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