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轮式原料除湿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1773.5 | 申请日: | 201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1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辉斌 |
主分类号: | F26B11/08 | 分类号: | F26B11/08;F26B21/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成明新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轮 原料 除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轮式原料除湿机,尤其是一种节能省电的转轮式原料除湿机。
背景技术
转轮式除湿机用于原料(如塑料)除湿已有一段时间,大都用于空间或原料除湿。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转轮式原料除湿机的示意图,其设一由壳体包覆的除湿轮001,该除湿轮由马达002带动除湿,其分为除湿区、再生区及冷却区,在除湿区设一管路003连通原料桶004后回到除湿轮001另一侧形成连通形态,其中在进风侧管路上设回风过滤器005、冷却器006、风车007,另在原料桶004前管路003上设备用电热器008,另外在除湿轮001出口端壳体内的管路003上,设一冷却管009经除湿轮001后,到冷却器006前端连接形成一冷却区,该再生区则是设一管路0010抽取外部风经过滤器0011、风车0012及电热器0013后到除湿轮001再生后到另一侧后排出,而除湿轮001的运转方向是由除湿区→再生区→冷却区→除湿区形成一循环程序,整个运作过程是:由除湿轮001出口的干燥空气进到原料桶004,吸取原料内湿气后,经冷却器006冷凝降温,进到除湿轮001,经其带往再生区,利用高热空气将除湿轮内水气去除排到外部,除湿轮001再经冷却区的冷却降温又到除湿区吸取水份。由于该冷却区是利用较低温空气作回流降温冷却,这样的设计在应用上颇耗电,且冷却区出口温度大约在80~90℃间,温度颇高却没有利用该热能,颇为可惜,而另一方面,这么高的温度要进到冷却器006降温,使得冷却器006的耗电更大,造成双重浪费,除湿效率也不高。目前整个社会与业界都非常注重节能省碳,现有的除湿机实有必要加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省电、提高除湿效率的转轮式原料除湿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优越的转轮式原料除湿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转轮式原料除湿机,包括有转轮式除湿轮,该转轮式除湿轮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转轮式除湿轮转动除湿的马达,该转轮式除湿轮外部设有包覆其外的壳体,该转轮式除湿轮分为除湿区、再生区及预热区;
该除湿区设管路通原料桶后回到转轮式除湿轮另一侧导通,在该管路上设有回风过滤器、风车及冷却器,另在转轮式除湿轮后及原料桶前的管路上设电热器;
该再生区设管路经转轮式除湿轮后于另一侧排出,在该管路上依序设过滤器、风车及用于产生高温干燥空气以将水份带走的加热器;
该预热区设管路连接原料桶后又到转轮式除湿轮另一端的预热区导通,在该管路上设过滤器、冷却器及风车,并在原料桶前及转轮式除湿轮之间管路间设电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转轮式原料除湿机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的部分或全部:
优选地,所述预热区的风车与除湿区的风车共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转轮式除湿轮的冷却区变更为预热区,利用冷却区的可利用的热气进到原料桶内作预热工作,后回到除湿轮经冷却器后进除湿轮作冷却降温动作,如此大大地改善了耗电和效能不高的问题,也提高了原料桶内预热工作,因此提高了除湿效率,整个系统的循环耗电也获得颇好的成效,使用者的耗电降低许多,系统的设计更为合理。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原料转轮式除湿机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除湿轮的循环程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在所参照的附图中,不同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号来表示。以下在详细阐述具体实施例之前,为方便阅读,特将各组件在附图中的具体符号编排说明如下:
转轮式原料除湿机1 转轮式除湿轮 2 马达 3
壳体 4 除湿区 5 再生区 6
预热区 7 管路 8 原料桶 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辉斌,未经张辉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17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并网发电站运行状态评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