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调音功能的无线麦克风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1828.2 | 申请日: | 201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3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曾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健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四川省自贡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音 功能 无线 麦克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麦克风领域,具体指的是一种带有调音功能的无线麦克风。
背景技术
麦克风在现有音响系统中的地位属于音响的配件,而音箱、功放、调音台、均衡器、压限器等才是主件,所以在选配音响系统时都是先选定好音箱、功放等主件后,再来选配麦克风。但麦克风、功放、音响等设备是由不同的厂家生产,其频响特性各不相同,高音、中音、低音等有不同效果的提升和衰减,故相互之间的匹配困难。
经常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匹配问题:麦克风,功放,音响的音频特性不匹配,例如各个设备都是高音多,最后叠加的效果是高音特多,就会产生高音的啸叫,反之低音都多,则会产生低频的共振;
2、音质主观评价问题:即不同的使用者对音质的要求和效果各不相同,对于不能调整的音响系统是无法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3、啸叫问题:不同的使用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啸叫频率点,例如不能单一衰减啸叫频率点,则只有减小音量,造成使用麦克风的人必须提高音量,从而感觉发声很吃力;
现有的办法是更换麦克风拾音头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麦克风拾音头不可能量身订做,那样成本过高,不可能实现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麦克风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增加调音的功能,从而克服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调音功能的无线麦克风,其结构包括无线麦克风以及与无线麦克风匹配连接的无线接收机,其无线麦克风内置有信号发射器,无线接收机内设有带固定频点的调音模组、接收机主板、接收天线,调音模组与接收机主板相接,接收机主板与接收天线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无线接收机中首创增加调音功能,完美、全面的解决了使用者对无线麦克风系统的若干常见问题,其调音模组的固定频点针对不同的调音需求,设置有5段、7段等不同的规格,以实现基本的调音功能,将固定频点的调音模组直接置于无线接收机内部,共用了无线接收机的机壳,电源,连接线,开关,包装印刷等,节约了大量成本,大大增加了本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的竞争力,市场前景广阔,使本发明在实用性方面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无线麦克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无线接收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无线接收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调音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网络拓扑图。
图中,1、无线麦克风,2、无线接收机,3、信号发射器,4、调音模组,5、接收机主板,6、接收天线,7、固定频点。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5所示,信号发射器3置于无线麦克风1的内部,设于无线接收机2内部的接收机主板5分别与带固定频点7的调音模组4、接收天线6相连,无线麦克风1通过信号发射器3与无线接收机2实现匹配连接。
结合图5所示,其工作原理是:无线麦克风1的信号发射器3采集声音信号,并将其声音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发送给无线接收机2,接收机主板4把从接收天线6进入的无线信号经解压转变为音频信号并输出给调音模组4,调音模组4针对不同的要求在各个频点上进行调整后输回到接收机主板5,在从接收机主板5的信号输出端输出至功放再传到音箱以完成扩音。
由于调音模组4上的固定频点7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以五个固定频点7可调为例来说明其调音工作原理:可调的固定频点为:100Hz、300Hz、1KHz、3KHz、10KHz,对各固定频点可进行的增溢和衰减分别为9db。各频点对音质的影响,以平衡悦耳为标准如下:
100Hz(低音)丰满度,标准为;丰满、柔和而富有弹性;
300Hz(中低音)力度,标准为;浑厚有力百不混浊;
1KHz(中音)明亮感,标准为;明亮透彻而不生硬;
3KHz(中高音)尖锐感,标准为:清脆而锐利的感觉;
10KHz(高音)纤细感,标准为;音感清彻纤细。
通过以上五个固定频点7的调节初步实现对麦克风高音或低音多,麦克风音质不好,麦克风易啸叫等问题的解决。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将调音模组4集成在接收机主板5上,把各调整旋钮放在显示面板上等方式实现调音的功能,其实质仍是本发明的一种变化,也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例举的仅是双通路的麦克风结构,对于单通路或多通路的麦克风结构也应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健,未经曾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18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声转换器的外表面元件结构
- 下一篇:现场证据音视频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