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接1/2”同轴泄漏电缆的N型插针接触件射频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2639.7 | 申请日: | 2010-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4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武向文;韩博;赵鹏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05 | 分类号: | H01R9/05;H01R13/02;H01R13/20;H01R13/502;H01R2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凤鸣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接 同轴 泄漏 电缆 型插针 接触 射频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配接1/2”同轴泄漏电缆的N型插针接触件射频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中,随着移动通信事业及交通方式的快速发展,对功率容量大、低损耗的泄漏电缆的需求量也增大。为了实现真正的移动不受约束,如何使RF信号对隧道、地铁及大型建筑物等掩体实现全覆盖,成为各通信服务商必须面对的难题。辐射型泄露电缆系统因其信号波动范围小、在高速运行的物体中穿透损耗最佳、最小阴影衰落和宽频带等优点成为首选方案。1/2”泄漏同轴电缆通常又简称为泄漏电缆或漏泄电缆(以下简称泄漏电缆),其结构与普通的同轴电缆基本一致,由内导体、绝缘介质和开有周期性槽孔的外导体三部分组成, 电磁波在泄漏电缆中纵向传输的同时通过槽孔向外界辐射电磁波;外界的电磁场也可通过槽孔感应到泄漏电缆内部并传送到接收端。目前由于不同电缆生产商所生产的1/2”泄漏电缆尺寸都有所差异,基本上不同生产商生产的电缆都需要有一种连接器与之对应。目前市场上还不存在可以同时配接多厂家1/2”泄漏电缆的连接器。N型连接器以其连接可靠(螺纹式连接)、结构坚固稳定、功率容量大、耐高压、低损耗等优越特点而成为大功率容量、低损耗、低交调的天、溃线缆研制,开发时的首选界面。现有配接1/2”漏缆的N型插针接触件射频同轴连接器,由于其内部结构复杂,组成部分繁多,零件的加工、装配难度大,大批量生产时质量稳定性较差,这样不但使得连接器的生产成本增大,更不适合安装和更换。
综上所述,目前配接1/2”泄漏电缆的N型插针接触件射频同轴连接器存在明显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配接1/2”同轴泄漏电缆的N型插针接触件射频同轴连接器,其既能实现快速安装,而且可以同时配接多厂家1/2”泄漏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配接1/2”同轴泄漏电缆的N型插针接触件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插接的外导体一和外导体二,其特征在于:外导体一内设置有弹簧圈,弹簧圈的每两独立瓣组合成一个“垛口型”, 外导体二内设置有内导体, 内导体下方设置有绝缘支撑件一和绝缘支撑件二,绝缘支撑件一上带有限位机构。
上述绝缘支撑件一和绝缘支撑件二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 便于安装
由于泄漏电缆的安装、调试多在野外进行,为了便于野外安装,首先就应尽可能减少连接器的组成部分,因为组成部分太多会给连接器和电缆组件正常的安装和更换带来很大的不便;其次就是要使用简单可靠的连接方式,像焊接等方式均不能采用。本实用新型为一体结构,将连接器因组成部分太多而造成安装混乱的程度减到最低,只要推入到位即可安装完成,因此特别适用于野外安装操作;
2、 电缆连接简单可靠
该连接器配接电缆后整个电缆组件的连接十分可靠,而且电气性能极其优良,电缆组件的野外使用寿命可达10年,使得用户无任何后顾之忧。不同电缆厂家生产的1/2”泄漏电缆尺寸差异主要集中在绝缘介质、外导体、外皮的直径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装接结构,使得对不同电缆厂家生产的1/2”泄漏电缆有极强的兼容性。本实用新型外导体接触用弹簧圈采用同城墙建筑中的“垛口型”结构。在提供稳定的整体保持力的基础上,各“垛口”又是相互独立的。很好的解决了电缆在偏斜时,整圈正压力保持均等。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绝缘支撑件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绝缘支撑件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弹簧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弹簧圈的展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配接电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导体,2-绝缘支撑件一,3-绝缘支撑件二,4-外导体一,5-外导体二,6-弹簧圈,7-连接器本体,8-电缆,9-电缆外导体,10-电缆绝缘层,11-电缆内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6,本实用新型包括插接的外导体一4和外导体二5,外导体一4内设置有弹簧圈6,弹簧圈6的每两独立瓣组合成一个“垛口型”, 外导体二5内设置有内导体1, 内导体1下方设置有绝缘支撑件一2和绝缘支撑件二3,绝缘支撑件一2上带有限位机构,绝缘支撑件一2和绝缘支撑件二3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参见图2和图3,内导体1下方设置有绝缘支撑件一2和绝缘支撑件二3,绝缘支撑件一2上带有限位机构,保证内导体尾部插孔对电缆内导体施加足够的正压力,绝缘支撑件一2和绝缘支撑件二3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参见图4和图5, 现有 “长梯型”弹簧圈因为上带和下带一体,单瓣受力或部分瓣受力时,其弦长受缚,无法延展。造成拱高在压迫变形时形成破坏性的非线性变形,正压力非常大。使电缆局部变形严重,阻抗失配而影响电性能。现有“梳型”弹簧圈上带一体,下带全部断开,各簧瓣独立支撑。虽然解决了受力自由延展的问题,但每个簧瓣截面积很小仅为1.4*0.2左右的矩形。抗扭转、抗剪切强度都非常低。在冲压加工、电镀、运输过程中均会造成很大的困扰,必须进行特殊的保护,这样极大的降低了生产能力。同样的问题在现场调试的过程中也会发生。连接器和电缆多次插拔后,弹簧圈自身保持力很小的单个簧瓣很容易拉断或者扭转。本实用新型采用每两独立瓣组合成一个 “垛口型”在不改变两个接触点同时,又能很好的自由延展。在强度及正压力均布上都优于“长梯型”和“梳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26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