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气泡防回血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3126.8 | 申请日: | 2010-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0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简玉梅;饶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38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317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泡 防回血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临床输液用途的无菌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排气、自动止液和防回血功能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领域常用的普通输液器均由瓶塞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输液短导管、排气短导管、空气过滤器、滴管、滴斗、流量调节器、输液长导管、药液过滤器和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组成。普通输液器在输液刚开始时,必须通过人工挤捏滴斗,才能将药液从输液瓶引入滴斗内,在药液通过管路从滴管进入滴斗的过程中,药液容易将滴斗内的气体向下排出形成气液混合物进入长输液导管内,因此产生气泡,同时,由于输液长导管内壁的表面张力作用,在输液长导管的内壁容易吸附少量的气泡,排除气泡的过程较为困难、费时和烦琐,如果气泡进入患者体内,易造成气栓等危害。所以,医护人员在进行输液前,必须人工将输液器长导管内的气泡尽可能地排净,通常的人工排气的方法是:将瓶塞穿刺器插入输液瓶塞后,先将滴斗倒挂,同时用手挤捏滴斗,使药液进入滴斗内,待一定量的液体充满滴斗后,放下滴斗,才可能将大部分的气泡排除,但还是有少量的小气泡吸附在输液长导管的内壁上,医护人员又要用手指弹动输液长导管,吸附的气泡才能缓缓上升到滴斗内,这个人工排气泡的过程既烦琐又费时,在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的同时,也不利于紧急输液和抢救病人。
而且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十分大,通常一个医护人员要照看几个病房内患者的输液,常常出现因医护人员、患者或患者家属未能及时观察到输液瓶内药液已输完而未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拔出输液针头的现象,这会导致血液回升到整套输液器管路内,或液面下降过低而导致气体进入人体造成气栓等不良后果,给医护人员、患者或患者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
因此,在临床输液操作中,使用一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自动止液和防回血功能的输液器就尤为重要了。
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药液过滤器为一个完整的壳体,药液过滤膜很难在药液过滤膜内直接加工成型,次品率较高,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输液过程中能够自动排气、药液可自动停止流动、防止血液回流、药液过滤膜很容易在药液过滤器内加工、成品率高、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的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瓶塞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排气短导管、上空气过滤器、输液短导管、滴管、上药液注射件、滴斗、药液过滤器、输液长导管、流量调节器、下药液注射件、外圆锥接头和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组成,特征是:药液过滤器的壳体由分离的药液过滤器上壳和药液过滤器下壳拼合组成,在药液过滤器下壳内的底端安装有止液型药液过滤膜,在药液过滤器下壳内的底板的中间加工有凹型腔,在底板的凹型腔周围加工有环型平面,止液型药液过滤膜被固定贴合在底板的环型平面上,止液型药液过滤膜与药液过滤器下壳内的凹型腔底端形成一个小的空间,底板的凹型腔可使流经止液型药液过滤膜的药液得到充分的过滤;在药液过滤器上壳设有伸入到滴斗内的主进液管。
在药液过滤器上壳的主进液管旁还设有伸入到滴斗内的辅进液管,主进液管的内径大于辅进液管的内径,主进液管的高度高于辅进液管的高度,主进液管、辅进液管均可以供药液流入药液过滤器的内腔中。
药液过滤器上壳的下端压住止液型药液过滤膜的外缘。
在药液过滤器上壳的一侧加工有由一体化的下空气过滤器和排气塞组成的自动排气装置,在下空气过滤器内设有与药液过滤器的内腔连通的空气过滤孔,在空气过滤孔的顶端设有可过滤空气的空气过滤膜,防止细菌和灰尘进入;在下空气过滤器的上端固定有能盖住或打开空气过滤孔的排气塞。
自动排气装置的工作原理:在输液操作开始的过程中,自动排出滴斗和药液过滤器内的气体,它能有效防止气泡的产生和防止气泡进入输液长导管内,使输液排气泡的过程既简便又快速。可将药液过滤器内的空气从自动排气装置内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31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