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瓷绝缘子机械转运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3371.9 | 申请日: | 201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2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怀勇;童韬;陈伦军;尹宏;梅益;杨旭东;田丰果;李家春;贺福强;卢剑锋;赵津;郝智;王婷;伍正平;谢玉敏;尹宗举;靳志强;吴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建新南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大学;贵阳鑫博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浩宇 |
地址: | 550018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子 机械 转运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瓷绝缘子机械转运机构,属于瓷绝缘子加工运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盘形瓷绝缘子成型工序中坯料从一个工位转移到另一个工位主要靠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瓷绝缘子机械转运机构,代替人工搬运,降低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瓷绝缘子机械转运机构,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连接夹持气缸和弧形夹板,在机架上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连接提升气缸和托板。
上述的瓷绝缘子机械转运机构,在弧形夹板上设有夹持导向装置。
上述的瓷绝缘子机械转运机构,在托板上设有提升导向装置。
上述的瓷绝缘子机械转运机构,在机架上设有导轨,导轨分别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连接。
上述的瓷绝缘子机械转运机构,在机架上设有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设有加工顶柱。
本实用新型采用气缸机构对瓷绝缘子进行加工过程中的转运,气缸机构响应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由于夹板、托板可以配有不同规格,故对不同尺寸的绝缘子都可适用。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代替人工转运,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升气缸和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瓷绝缘子机械转运机构如图1-2所示,制作加工运输用的机架,在机架上安装第一输送带3、第二输送带11,在第一输送带3和第二输送带11之间设置加工顶柱2。生产时,瓷绝缘子的工件1需要从第一输送带3移动到加工顶柱2的工位上,完成对工件1的压制,将工件1被压制成盘状坯料。工件1压制完成后顶柱2顶升托起工件1,然后移动到第二输送带11上,送至下到工序。
如图1所示,在机架上安装第一气缸10,第一气缸10连接夹持气缸5和弧形夹板4,在机架上还安装第二气缸13,第二气缸13连接提升气缸7和托板12。
在弧形夹板4上连接夹持导向装置6,保持夹持气缸5移动的稳定,夹持更加稳固。
在托板12上连接提升导向装置8,保持提升气缸7移动的稳定。
在机架上还安装有导轨9,导轨9分别与第一气缸10、第二气缸13连接。
工作过程如下:工件1(柱状坯料)经传送带3传到1号工位,由气缸5推动弧状夹板4夹紧,然后在气缸10的推动和直线导轨9的限制下能将工件1稳定转运到2号工位上。工件1到到位后气缸10退回,弧状夹板4退回原位。
工件1在2号工位被压制成盘状坯料,工件1压制完成后加工顶柱2顶升托起工件,此时托板12在第二气缸13的推动和导轨9的限制下由3号工位移动到2号工位,刚好位于工件1的下端,然后提升气缸7提升托板12,将工件1提升出加工顶柱2,此后第二气缸13回位,将压制好的工件1转入3号工位,以便于下一工序的操作。
如此往复循环,可实现工件1的进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建新南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大学;贵阳鑫博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建新南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大学;贵阳鑫博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33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