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电机的换向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3655.8 | 申请日: | 2010-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8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肖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天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3/00 | 分类号: | H02K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电机 换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电动机的换向极结构。
背景技术
普通Z系列的直流电动机换向极结构,铁心与线圈套装之后,通常是用绝缘绑扎带绑扎,达到换向极铁心与线圈的整体性;但是对于Z800~Z1000的直流电机,随着电机容量的不断增大,当电机发生故障瞬间短路时,这时通过换向极线圈的电流突然增大,受到漏磁场的影响,此时线圈所受到的磁拉力将会瞬间增大,由于结构上的欠缺,换向极便会随着拉力塌向一侧,造成严重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在保证电机
在最大功率下,换向极能承受相对大的磁拉力,结构牢固可靠,保证电机正常使用的直流电机的换向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直流电机的换向极结构,包括绕制好的上、下换向极线圈、叠压好的换向极铁心和压板,上、下换向极线圈套装在换向极铁心上并且通过穿过换向极铁心的圆钢将上、下换向极线圈卡住,上换向极线圈与圆钢之间,上换向极线圈与下换向极线圈之间均垫有环形绝缘板,压板设置在换向极铁心下方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矩形绝缘板,压板与换向极铁心通过螺钉固定。
进一步进,换向极铁心的两端用换向极垫片和垫块塞紧,并且用螺钉将换向极垫片和垫块与换向极铁心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螺钉为镀锌钢沉头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牢固,整体性强,作用效果明显;在电机发生瞬间故障短路,通过的电流过大时,尽管所受到的磁拉力很大,此种结构也能够很好的保护换向极不受影响,防止换向极由于磁拉力过大塌向一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换向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1、1.2-上、下换向极线圈;2-换向极垫片;3-垫块;4.1、4.2-螺钉;5-换向极铁心;6-圆钢;7-环形绝缘板;8-矩形绝缘板;9-压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绕制好的上换向极线圈1.1、下换向极线圈1.2、叠压好的换向极铁心5以及压板9,换向极线圈1.1与穿过换向极铁心5的圆钢6之间,上、下换向极线圈1.1、1.2之间均设置有环形绝缘板7,待上、下两个换向极线圈1.1、1.2套装到位之后,在换向极铁心5底部事先加工好两排螺纹孔的位置,先后垫好矩形绝缘板8与压板9,利用镀锌钢沉头螺钉4.1将换向极铁心5与压板9固定好,并且螺钉4.1均需凿毛,以保证表面光滑;为防止上换向极线圈1.1与换向极铁心5左右之间发生位移,在换向极铁心5的两端用换向极垫片2和垫块3塞紧,并且用镀锌钢沉头螺钉4.2将其固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天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天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36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