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贯通式动力转向器卸荷阀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3669.X | 申请日: | 2010-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2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丁成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市久隆汽车动力转向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8 | 分类号: | B62D5/08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贯通 动力 转向器 卸荷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贯通式动力转向器卸荷阀,属动力转向器卸荷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动力转向器是利用汽车发动机的动力进行轻松、快捷转向的操纵装置。汽车发动机的能量通过转向油泵转换为液压能,再由动力转向器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通过一套机械连杆传动装置作用在轮胎上,实现汽车的转向功能。随着动力转向器单位体积输出扭矩的不断提高,其发展将趋于高压化。当汽车转向到达极限位置时(不能再继续转向了),此时动力转向器油压为17Mpa的最高油压,转向油泵处于最大负荷状态,液压系统长期保持高压,如不将油压降下来,会导致转向油温升高,可能烧毁转向油泵,甚至导致转向系统失效。因此,卸掉转向系统的油压,对保护零部件且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加装贯通式的卸荷阀,能很好地保证当动力转向器接触到汽车转向限位装置时,将转向液压系统的油压降低,避免汽车的转向机构承受过大的液压力,同时减少油液的温升,有效提高转向油泵和动力转向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装在高油压的动力转向器上,能很好地保证当动力转向器接触到汽车转向限位装置时,将转向液压系统的油压降低,同时减少油液的温升,有效提高转向油泵和动力转向器使用寿命的贯通式动力转向器卸荷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贯通式动力转向器卸荷阀,它由壳体、下导杆、上导杆、上阀座、下阀座、上顶杆、下顶杆、转向螺母、联接杆、弹簧A、弹簧B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右端安装有阀体,阀体上通过上导杆安装有上顶杆,壳体的左端通过下导杆安装有下顶杆;壳体内安装有转向螺母,转向螺母内设置有支撑管,支撑管的中部设置有联接杆,支撑管的左端从外至内依次装有下阀座、钢球B和弹簧B,支撑管的右端从外至内依次装有上阀座、钢球A和弹簧A;转向螺母的左端与壳体形成下油腔,转向螺母的右端与阀体形成上油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该贯通式动力转向器卸荷阀是通过装配在支撑管内的钢球A和钢球B与装配在壳体上的下顶杆和装配在阀体上的上顶杆接触后,让高低压腔油路相通来实现卸荷,达到降低油压,保护延长转向系统零部件使用寿命的目的。该转向器卸荷阀属贯通式结构,加工工艺简单,零部件的可装配性和可制造性好;便于结构布置。
附图说明:
附图为贯通式动力转向器卸荷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导杆,2、下顶杆,3、下阀座,4、钢球B,5、弹簧B,6、联接杆,7、弹簧A,8、上阀座,9、转向螺母,10、壳体,11、阀体,12、上导杆,13、上顶杆,14、钢球A,15、支撑管,16、上油腔,17、下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贯通式动力转向器卸荷阀由下导杆1、下顶杆2、下阀座3、弹簧B5、联接杆6、弹簧A7、上阀座8、转向螺母9、壳体10、上导杆12、上顶杆13构成。壳体10的右端安装有阀体11,阀体11上通过上导杆12安装有上顶杆13,壳体10的左端通过下导杆1安装有下顶杆2。壳体10内安装有转向螺母9,转向螺母9内设置有支撑管15,支撑管15的中部设置有联接杆6,支撑管15的左端从外至内依次装有下阀座3、钢球B4和弹簧B5,支撑管15的右端从外至内依次装有上阀座8、钢球A14和弹簧A7。转向螺母9的左端与壳体10形成下油腔17,转向螺母9的右端与阀体11形成上油腔16。
工作时,当顺时针打方向盘(右转向)时,动力转向器的上油腔16是高压油(最高油压17MPa),下油腔17是低压油,转向螺母9由右向左运动,当汽车轮胎转到极限角度后,钢球B4与装在壳体10上的下顶杆2相碰,下顶杆2克服弹簧B5的压力将钢球B4推开,上油腔16中的高压油克服弹簧A7的压力将钢球A14顶开,接通上油腔16和下油腔17油路,此时上油腔16中的高压油(最高油压17MPa)流向下油腔17,上油腔16的油压迅速下降至3.5MPa~6.5MPa之间,从而达到方向盘右转至极限位置时通过卸荷阀降低油压的目的。随着方向盘回转,钢球B4在弹簧B5的作用下归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市久隆汽车动力转向器有限公司,未经沙市久隆汽车动力转向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36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