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管型母线调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3991.2 | 申请日: | 201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5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民;陈韶昱;钱尼华;王建成;徐建华;张小龙;戚丽萍;王志军;吴浙龙;张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电力局;衢州光明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5/00 | 分类号: | H02G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母线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辅助电力管型母线安装的工具,尤其属于一种对电力管型母线进行调直、预拱作业的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管型母线(例如铝合金管母线)是一种取代传统的矩形、槽形、棒形母线和软导线的全新导体,主要应用在电力建设工程中电网输电导线与变电站变压器之间的导体连接、输电线路中的跳线、电力设备中的连接导体,以及大电流直流融冰装置中的过流导体,对输变电系统及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管型母线在实际应用中面临如下两个问题:1、由于加工、运输或搬运等因素的影响,管形母线往往会出现变形,因此,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调直处理,以确保管型母线安装后的水平度。2、安装后,如果两个支撑点之间的管形母线过长,受自重影响管形母线会出现下坠现象,弧形的管形母线势必降低其导电性能,甚至给电力工程留下安全隐患。因此,使用前需要进行预拱处理,以确保安装后在自重的作用下,使管形母线正好坠至水平直线型。问题在于:目前的调直、预拱作业都依靠手工完成,不但费时费力效率低、可靠性差,还严重影响电力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管型母线调整装置,依靠本装置能够非常方便地对管型母线进行调直、预拱作业,具有省时省力效率高的优点,进而确保电力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电力管型母线调整装置的结构要点是:包括一带有支架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纵向截面呈凹字形,工作台凹部的下方水平状设有二只滚轮,两只滚轮安装对称线的上方设有一只压轮,压轮固定安装在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杆头上,活塞杆和压轮的运动轨迹与两只滚轮的安装对称线相重合。
具体实施时,所述的两只滚轮分别固定安装在由液压驱动的左滚轮轴和右滚轮轴上,左滚轮轴和右滚轮轴的运动方向相一致。
具体实施时,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移动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管型母线在安装前需要进行调直、预拱作业,而现有技术没有相应工具的问题,设计出了这款专用工具。该工具能够非常方便地对管型母线进行调直、预拱作业,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管型母线调直、预拱作业需要依靠手工完成的问题,为电力工程建设作出了贡献。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架1,滚轮2,左滚轮轴21,右滚轮轴22,传动罩3,后墙板4,支撑螺杆45,前墙板5,压轮6,进油管7,液压缸8,固定杆9,固定螺母91,固定座92,支撑项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底部的支架1用于支撑工作台,当然,为了移动方便,实际制作时,也可以考虑在支架1的底部增设若干只移动轮。工作台的纵向截面呈凹字形,为减轻重量,工作台的前墙板5、后墙板4可设计成三角状。由前墙板5、后墙板4所形成的工作台凹部内,下方的左右两侧设置滚轮2,两只滚轮2分别固定在左滚轮轴21和右滚轮轴22上。
为带动左滚轮轴21、右滚轮轴22的同步旋转,在后墙板4的下部装有链带式传动机构,由独立的液压机构驱动左滚轮轴21、右滚轮轴22的同向旋转,通过滚轮2来输送管型母线,传动罩3起到保护传动机构的作用。为了确保管型母线能很好地放置在两只滚轮2上,滚轮2的工作面为凹面弧形,且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
两只滚轮2安装对称线的上方设置一只压轮6,压轮6固定安装在液压缸8的活塞杆杆头上,并确保活塞杆和压轮6的运动轨迹与两只滚轮2的安装对称线相重合。液压缸8通过四根固定杆9,经固定螺母91将固定座92、支撑项板10联成整体,压轮6可向下相对运动。
作业时,先使液压缸8,以及驱动滚轮2旋转的液压机构处于待机状态。然后,将管型母线搁置在两只滚轮2上,根据需要使压轮6下降(作调直作业时,滚轮2的工作面与压轮6的工作面之间的间隙正好是管型母线的直径值;作预拱作业时,其间隙则小于直径值),开启两个液压系统,使管型母线在两只滚轮2和一只压轮6的夹持下向前移动,从而按照设定的要求完成调直或预拱作业。在管型母线的移动中,两只滚轮2为主动轮,压轮2为被动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电力局;衢州光明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衢州电力局;衢州光明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3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