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簧式双腔感载比例阀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4066.1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7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胡向国;王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汽车制动器厂 |
主分类号: | B60T15/18 | 分类号: | B60T15/18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1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簧 式双腔感载 比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对汽车感载比例阀的改进。
背景技术
感载比例阀是汽车制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的部件,安装于制动系统的制动主缸与后轮分泵之间,并固定在车辆底盘上,感载簧挂在车轮后桥上。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可根据前、后轴的载荷变化,自动调节后轮的制动压力,从而充分发挥制动效能,提高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工作原理为:来自制动主缸的液压,分别由感载阀的输入油口进入阀体内腔,由于活塞与阀门承压面积的不同,将感载阀输入腔的液压按一定比例减压,从感载阀的输出油口传递到制动轮缸。感载阀开始工作时的液压称为拐点液压,此时的状态为感载阀工作时的平衡状态,即输出液压的作用力等于输入液压的作用力加上主弹簧的预紧力再加上感载簧的作用力。而感载簧的长度可随车辆负载的变化而变化,感载簧作用力也随之变化,所以拐点的液压也随之变化,载荷越大,拐点的液压也越大,从而建立起活塞液压力与车辆负载变化的对应关系。
常规感载阀虽然在整车应用上有着一定的普遍性,但从其本身结构特点上来讲却存在很多弊端。首先,常规感载阀的感载簧一端直接与杠杆连接,另一端与整车后轿固定点连接成一个整体。随着载荷的变化,整车底盘与后轿的位置发生变化,感载簧的长度也随之变化。但感载簧角度及位置不能进行自我调整,这样会造成感载簧的作用效率非常低。另外,常规感载阀整车装配时一般需用及弹簧拉钩,这样就占用了很多安装空间,甚至会与其他部位发生干涉。最后,感载阀在出厂时都要检测空、满载输入与输出液压的对应关系,即在相关的位置上控制感载簧的作用力。常规的感载阀只能通过严格控制感载簧的相关尺寸及抗力公差或增加一个反拉式感载簧结构的办法来调整感载簧力,这样既增加了成本,同时性能稳定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簧式双腔感载比例阀,以解决目前常规感载比例阀在整车制动过程中制动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杠杆部件用定位销与阀体部件固定连接,支撑杆部件与球头螺栓高温塑合联接,感载簧一端通过上弹簧座固定在杠杆部件上、另一端通过下弹簧座固定在支撑杆部件上,弹簧座与挡圈固定连接,六角螺栓与支撑杆部件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简单,制动时感载簧的作用效率高,性能稳定;感载阀总成的安装空间小,杠杆部件安装时具有双重导向结构,可靠性高;感载阀装配调整方便,装配过程中可通过调整支撑杆部件来控制感载簧的装配抗力,感载簧的抗力可随机调整,提高了感载阀的性能。将更加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微型客车及轻型轿车的制动系统中,可以大大提高整车制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杠杆部件4用定位销2与阀体部件1固定连接,支撑杆部件5与球头螺栓3高温塑合联接,感载簧7一端通过上弹簧座6固定在杠杆部件4上、另一端通过下弹簧座8固定在支撑杆部件5上,弹簧座与挡圈9固定连接,六角螺栓10与支撑杆部件螺纹连接。
首先,通过万向的球头螺栓来调整感载簧的位置及角度,始终调整感载的角度使感载簧处于高效作用状态。另外,无需用及弹簧拉钩,这样可以节省安装空间。最后,通过两个弹簧座、挡圈、杠杆部件和螺母将感载簧的一端固定在杠杆上,另一端通过支撑杆部件和球头螺栓固定在后桥上。出厂时通过旋转支撑杆部件调整挡圈的位置来控制感载簧的高低,从而调整感载簧的出厂装配力,能较好的控制感载阀出厂输入液压与输出液压的比例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汽车制动器厂,未经吉林汽车制动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40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