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体收缆系统旋转升降平台的涡轮箱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4235.1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6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薛慧君;祁方;王森林;贡马林;夏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宏源线路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B65H75/2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体 系统 旋转 升降 平台 涡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体收缆系统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导体收缆系统旋转升降平台的涡轮箱。
背景技术:
随着核聚变技术的发展,ITER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ITER导体也逐步得到应用。在ITER导体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先将导体进行缩径,然后依次将导体进行预弯和收绕,以便进行检测和运输。导体在预弯和收绕的过程中,由于多机同步联动,设备之间一定存在不同步的因素,如:电机传动齿轮误差、各个主动传动节点轮径制造误差、旋转升降平台大质量运动惯量等,这些误差将造成导体运动不同步,使设备受到损坏,导体受到损伤。
设计ITER导体收缆系统设备及工艺目的旨在解决上述导体运行不同步所带来的危险,从而实现对导体的连续性、均匀性的收绕,为ITER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持。此成套设备由收缆弹变安全保护机构、预弯机、多功能弧形台架、收缆筒、旋转升降平台以及总控系统六大部分组成。其中旋转升降平台部分,设置旋转平台直径5.6M,旋转平台平面与地面高度0.5M;设置平台升降高度5.6M;设置旋转平台承载重量36T;设置平台旋转线速度:0.5M/MIN~3M/MIN(指4M直径上的)、下降速度:20MM~60MM/R (回转平台转动一周、线圈螺距20MM~60MM);旋转升降平台最高位置能承受:3T/M的弯矩,最低位置能承受:18T/M的弯矩,弯矩状态为逐渐增加并与收绕过程各主动机构的同步状态有关;升降平台最高位置设锁定机构,中间任意位置能可靠停止,最低位置支撑有减震机构,底部有1.7M维修空间;旋转升降平台承载着收缆筒做旋转和下降运动完成导体的收缆。
导体收缆系统旋转升降平台的涡轮机构,以往均裸露在外,但设计中发现容易被灰尘和水汽等腐蚀,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结构来保护涡轮机构。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体收缆系统旋转升降平台的涡轮箱,通过在箱体上开有若干通孔,并安装带孔的前面板的结构方式,能够将涡轮机构放置在箱体内保护,长时间使用亦不会损坏,保证了整个旋转升降平台的稳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导体收缆系统旋转升降平台的涡轮箱,包括箱体:箱体顶盖和底板上均具有通孔,箱体前后面均开有通轴孔,箱体前面螺栓安装有前面板,前面板上开有比通轴孔略小的前面板通孔。
所述箱体为钢板材料的长方形空心箱体,所述通孔、通轴孔、前面板通孔周围均开有若干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上开有若干通孔,并安装带孔的前面板的结构方式,能够将涡轮机构放置在箱体内保护,长时间使用亦不会损坏,保证了整个旋转升降平台的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导体收缆系统旋转升降平台的涡轮箱,包括箱体1:箱体1顶盖和底板上均具有通孔2,箱体1前后面均开有通轴孔3,箱体1前面螺栓安装有前面板4,前面板4上开有比通轴孔3略小的前面板通孔5;箱体1为钢板材料的长方形空心箱体,通孔2、通轴孔3、前面板通孔5周围均开有若干定位孔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宏源线路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宏源线路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42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的阀门电动装置用切换机构
- 下一篇:一种对称制动的钳盘式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