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式气压棒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4991.4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8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廖瑞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6 | 分类号: | F16F1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赵枫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气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式气压棒,尤指一种可达到缓冲功效,且可使该轴棒体达到稳定缓慢复位之效果,进而可达到结构简化、组装快速及节省成本之目的的简易式气压棒。
背景技术:
现有专利号为M292326「滑轨之关闭缓冲结构」,如图1所示,当该滑块7之定位杆71被推动而后移退出滑动槽72之卡固口73时,由于该滑块7失去定位杆71的持固力,又受到该弹性抗拉组件74的回复力影响,使得该滑块7可快速向后做复归移动,但同时藉由该滑块7后端连接该抗压缓冲器8之滑杆84,而可使该滑杆84后端的活塞头85可沿着缸体81内做后推移动,因此当该滑块7向后复归移动时,其快速的后推力可压迫该抗压缓冲器8之缸体81内的空气,使得该缸体81内的空气可缓慢沿着活塞头85后端的泄压缺口851排出释放,予以缓和前端滑块7受弹性抗拉组件74回复力牵引的快速复归动作,因而可达缓冲功效;
该「滑轨之关闭缓冲结构」其虽可达到缓冲功效,却因该「滑轨之关闭缓冲结构」其抗压缓冲器8包括一缸体81、一尾盖82、一垫圈83、一滑杆84、一活塞头85、一止漏橡胶86,因此该抗压缓冲器8整体构件繁多,导致整体结构极为复杂,进而易造成组装速度缓慢及制造成本昂贵之缺失,因而常为使用者所垢病:
1、抗压缓冲器整体构件繁多。
2、整体结构极为复杂。
3、易造成组装速度缓慢及制造成本昂贵之缺失。
是故,如何将上述等缺失加以摒除,即为本案创作人所欲解决之技术困难点之 所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提供一种简易式气压棒,使其可达到结构简化、组装快速及节省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式气压棒,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管体,该管体内设有容室,且该管体一端设有至少一洞孔,该洞孔与容室相贯通,又该管体另一端设有第二开口;
一轴棒体,该轴棒体一端设有弹性体,该弹性体穿设于管体之容室内;
一盖体,该盖体套固于管体之容室一端,且该盖体内设有至少一洞孔;
为了能在实际应用中能随机选取器材,所述管体可用固定座代替,该固定座内设有容室。
采用上述结构后,其优点是:当该轴棒体复位时,藉由该盖体内设有洞孔,使该容室内之空气可被轴棒体之弹性体挤压并使该空气可由该盖体之洞孔缓慢排出,而可达到缓冲功效,且可使该轴棒体达到稳定缓慢复位之效果,进而可达到结构简化、组装快速及节省成本之目的者。
附图说明:
图1是原有技术方案动作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轴棒体被拉动移位的动作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轴棒体复位之动作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盖体外侧设有滤网之侧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结合于固定座及滑座之分解示意图;
图9、图10是图8被外力或滑座拉动移位与复位之动作俯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座设有容室取代管体及轴棒体与滑座一体成型之分解示意图;
图12、13是图11其轴棒体被拉动移位与复位之动作俯视示意图;
图14是图11上固定座一端设有洞孔之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管体一端设有洞孔之示意图;
图16、17是图15上轴棒体被拉动移位、复位之动作侧面剖视示意图。图中:1、管体11、容室12、第一开口13、第二开口14、洞孔2、轴棒体21、弹性体22、第一储油部23、第二储油部24、接触部25、连接部26、空气3、盖体31、洞孔32、第三储油部33、滤网4、外力5、固定座51、结合部52弹簧53、容室531、内径表面54、洞孔55、定位部6、滑座61、被连接部62、定位部7、滑块71、定位杆72、滑动槽73、卡固口74、弹性抗拉组件8、抗压缓冲器81、缸体82、尾盖83、垫圈84、滑杆85、活塞头851、泄压缺口86、止漏橡胶
具体实施方式:
图2、图3所示简易式气压棒,其包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49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井减震装置
- 下一篇:高速精密双列混合陶瓷圆柱滚子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