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密器件焊接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6375.2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0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钱晓晨;骆兴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和林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 器件 焊接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密器件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精密加工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加工精度,包括形位公差、尺寸精度及表面状况,有时有无表面缺陷也是这一问题的核心;二是加工效率,有些加工可以取得较好的加工精度,却难以取得高的加工效率。
现有技术中,焊接尺寸很小的叠片产品是通过手工一片一片将得片套在治具上来焊接的,这样的焊接方法局限性很显著,主要为局限性如下:(1)焊接速度慢;(2)人力资源耗费较大;(3)加工尺寸不稳,尺寸精度差,而且表面不平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全自动化生产、高效的精密器件焊接设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密器件焊接设备,包括料带供应装置和料带回收装置、设置在所述的料带供应装置和料带回收装置之间的冲切装置、焊接装置、成品接收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冲切装置、焊接装置、成品接收装置下方的物料运输装置,所述的物料运输装置上设置有物料接收和堆叠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接收和堆叠装置的横截面为圆形, 并可沿其轴心进行旋转,所述的冲切装置、焊接装置和成品接收装置沿所述的接收和堆叠装置的圆周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料带回收装置上还设置有一个用于粉碎料带的粉碎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料带供应装置包括支架以及与所述的支架可转动连接、可供料带缠绕的料带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料带盘上设置有分隔每相邻两层料带的分隔带,所述的支架上还转动连接有回收所述的分隔带的回收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焊接装置和成品接收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成品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成品检测装置包括高度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较好的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是一种可实现全自动化生产、高效的精密器件焊接设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精密器件焊接设备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精密器件焊接设备的俯视图。
其中
1、支架;2、料带盘;3、回收轮;4、料带;5、料带余料;6、冲切装置;7、焊接装置;8、高度检测装置;9、接收和堆叠装置;10、成品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精密器件焊接设备,包括料带供应装置和料带回收装置、设置在料带供应装置和料带回收装置之间的冲切装置6、焊接装置7、成品接收装置10以及设置在冲切装置6、焊接装置7、成品接收装置10下方的物料运输装置,物料运输装置上设置有物料接收和堆叠装置9,接收和堆叠装置9可进行物料的定位。
物料接收和堆叠装置9的横截面为圆形,并可沿其轴心进行旋转,冲切装置6、焊接装置7和成品接收装置10沿接收和堆叠装置9的圆周方向设置。
料带回收装置上还设置有一个用于粉碎料带4的粉碎机。
料带供应装置包括支架1以及与支架1可转动连接、可供料带4缠绕的料带盘2,料带盘2上设置有分隔每相邻两层料带4的分隔带,支架1上还转动连接有回收分隔带的回收轮3。
焊接装置7和成品接收装置10之间还设置有成品检测装置,本实施例中的成品检测装置为高度检测装置8。
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例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施例中,以生产一种由六个中空的小片堆叠后焊接在一起形成的产品为例,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该产品包括六个中空的小片,小片在垂直方向上各个位置的横截面形状和面积完全相同,每个小片的横截面内边缘为带圆角的矩形,外边缘为多边形。小片通过精密冲压成型,首先将未加工过的料带4冲压为复数个小片,小片的外边缘和料带余料5相连接,料带余料5和小片一起组成本实施例中的料带4 被卷到料带盘2上,在料带4卷动时,和料带4一起卷动的还包括用于分隔料带4的分隔带。即卷到料带盘2的每相邻两层料带4间还设置有分隔带。当机器工作时,料带4被输送到冲切装置6处,分隔带被回收轮3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和林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和林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63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用纤维稳定铺丝定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效换热装置